國防自主有成 鍛鑄精銳新國軍
三軍統帥蔡英文總統日前親自主持「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編成典禮」,也代表我國空軍正式邁入第5代高教機時代。從任務型態來說,勇鷹高教機提供現代化飛行訓練,並且在「平戰轉換」的調整下,轉換為執行攻擊機任務,為捍衛國家空防做出貢獻;更重要的是,這也是我國近年國機國造、國防自主的重要里程碑,不僅提升了我國航空工業能量,維持航太供應鏈運作,更讓我國名列少數能生產先進教練機的國家,值得國人同感驕傲與欣慰。

 伴隨著勇鷹高教機的加入,駐地在空軍岡山基地的「空軍飛行訓練指揮部」編成,擔負空軍基礎飛行與部隊換裝訓練任務。回顧勇鷹高教機研製歷程,係於民國105年蔡總統向國人宣示「國機國造」決心,並評選由中科院擔任主合約商,和漢翔航空工業合作,於106年正式啟動研製專案。108年9月勇鷹高教機首次對外亮相,109年6月完成首飛,其優異性能驚豔全球。

 國軍在全體國人充分支持下,近年逐步打造以「國防自主」理念為主軸的國防裝備,但這段路走來格外艱辛。我國長期在中共蠻橫施壓下,軍購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縮,不易籌購因應現代化科技戰略所需的武器系統,在現役武器裝備的壽期與維修保養上,也受到許多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為了突破相關障礙,我國除了持續透過外購引進軍事科技之外,更須仰賴國防自主,方能建構先進武器的產製能量。

 事實上,現代戰爭重點早已不在武器數量,而是精準先進科技產製的武器品質,更具效能地打擊對手及嚇阻敵人冒進,世界各國為強固安全、永續生存,無不以建立自主可長可久的國防軍備能量為先。以性能優異的勇鷹高教機研製歷程為例,該型機自IDF戰機基礎研改而來,其設計概念,包含大邊條翼前緣根部延伸面、翼胴融合、先天不穩定設計、線傳飛控、數位化全玻璃(平面顯示器)座艙等,可滿足現今先進戰機飛行員訓練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勇鷹高教機的外型設計分析、風洞測試、藍圖繪製、生產製造組裝,及至完善的地面輔助訓練系統和整體後勤支援系統,皆由我國自主研製完成。其數位化飛控系統,則是採用ZAH-1400A型數據鏈路通信機,相當於F-16V戰機上的隨建即連網路通信機;引擎採用漢翔與美方合資的ITEC公司生產的F124-200TW發動機,最大推力6300磅X2,此型發動機也搭載在義大利的M346教練機上。更值得關注的是,機體大量採用複合材料,以減輕飛機重量,有效提升飛行性能。

 勇鷹高教機各項新銳實用研發,在飛控、航電軟體上,100%都是我國自行研製,超過1百萬行的軟體程式也是自行撰寫。換句話說,我國高比例自製率高教機的性能,已可媲美國際上同等級高教機,如美國/瑞典合製T-7A紅鷹、俄羅斯雅克-130、義大利M346大師、韓國T-50金鷹及土耳其噴射自由鳥等,其設計與性能可勝任複雜的作戰環境,廣獲國際間肯定為高教機的代表作之一。由此可知,「國機國造」在「航太技術」、「產業扶植」與「人才培育」等面向上,在政府努力推動、全民支持及國防團隊日以繼夜打拚下,已成功建立世界級能量。

 勇鷹高教機加入後,對於強化空軍訓練、提升新進飛行員素質,持續產生極大助益。參與換裝的空軍第7聯隊飛行官林少校表示,他的原任務機種為F-5型機,擔任勇鷹高教機換裝訓練種子教官後,深刻體會此型戰機配備優異的線傳飛控及先進數位化航電系統,提供飛行員多元化與人性化資訊,完成部訓後分發部隊,可在極短時間立即銜接改飛IDF、F-16戰機,大幅縮短訓練流路,提升訓練效益,對於空軍戰力,可謂如虎添翼。

 近年來我國從首艘國造潛艦「海鯤軍艦」下水典禮、軍用無人機產業鏈日益完備,再加上各型飛彈、艦艇、戰機的質量升級,顯示我國持續以宏觀思維及堅定決心,結合正確的建軍指導,整合民間優勢科技,厚植國防工業能量的「國防自主」,成果輝煌亮眼。未來,國軍官兵仍將矢志秉持「不怕苦、不畏難」精神,以創新思維積極推動國防自主,戮力鍛造一支精銳新國軍,守護國家及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