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盪的時代,身受所苦的不只是兒童,同在地球村的我們也都受到影響,烏俄衝突延續已有兩年之久、土敘震災漫長的重建之路也有一年的時間,嘉義基督教協同高級中學不僅每年皆會在受難週期間辦理校園飢餓體驗活動,今年共有116位學生、家長及老師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人道救援行動以身體力行的方式體驗難民兒童日常,並且捐款11,600元投入飢餓三十救援基金,校內師生更長期關注緬甸的需要。協同中學黃淵泰校長也與校內同學於下課時段一同參與提水及飢餓量尺兩個體驗活動,並且共同創作愛心釘線畫,代表協同中學的師生家長攜手以點、線、面的方法將關懷匯集,攜手為難民兒童帶來生命的盼望。
台灣世界展望會中區辦事處胡婉雯區處長表示:近年受衝突及氣候變遷影響,聯合國難民署統計2023年全球流離失所人口約有1.1億人,而近10年來難民人數成長近3倍,其中衝擊最大的就是兒童。胡婉雯區處長感謝協同高級中學10多年來與展望會同行,回應世界上最迫切的需要,成為生命的盼望,也更期盼更多資源的挹注,讓改變發生,愛心專線05-2310379分機104楊專員。
協同中學黃淵泰校長表示:每年都會在復活節前辦理進行生命體驗活動,主要是效法主耶穌為了愛世人,奉獻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要更加珍惜自己與生命,也希望能藉由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可以領受各種人們在生命中所遇到的難題,希望透過這樣的體驗讓同學感同身受在戰火下兒童所面臨生活挑戰,也希望能讓同學們更加感恩惜福並且把握現在把愛傳出去。
輔導室張惠瓊主任表示:飢餓體驗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自己可以「選擇」要不要參加飢餓體驗,這個「餓肚子」,是可以自己「選擇」的,但世界上有許多苦難之處,根本毫無選擇的餘地,所以透過感同身受的體驗活動,協同學生除了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與恩典之外,更願意用「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的態度,學習「愛人如己」的同理。
目前就讀高一,同時擔任本次校內飢餓體驗隊長及校內恩典餐團長的楊貽婷同學表示:在媒體上看到飢餓問題,引發了我對於這個議題的好奇心,剛開始我不明白為什麼飢餓是一個很嚴重的全球議題,我們生活中常會看到有食物過剩或被浪費的狀況,很難想像有人會沒有食物而死亡,我也難以體會他們所謂的飢餓是什麼樣的感覺,所以看到學校舉辦飢餓體驗活動後,我馬上就報名參加了!在體驗過程中,不僅讓我了解到那種求而不得的飢餓感,更感受到沒有食物吃的無力感,同時我也去了解造成飢餓的的危機背後是有著多元複雜的因素,像是氣候變遷、戰亂和貧窮,都是造成全球有10億多人挨餓的原因,也讓我學習到要珍惜食物,不要浪費食物。
其中,就讀高三的陳紐庭同學從國一直到高三,連續6年都參加飢餓體驗活動,陳同學表示:透過飢餓體驗,讓我更加理解餓肚子並不是一件有趣好玩的事,而是體驗難民兒童飢餓日常的同理歷程中,看見自己微小的力量和價值。
胡婉雯區處長誠摯感謝協同中學以及長年來與展望會同行的學校、企業、社團及個人,所有愛心支持都讓身處脆弱地區的兒童生命獲得改變。
*歡迎撥打愛心捐款專線:05-2310379轉104台灣世界展望會資源發展團隊 市場行銷處嘉義辦公室;服務地址:嘉義市西區友愛路288號8樓3
*或透過郵政劃撥響應飢餓三十,郵政劃撥帳號:15752467,戶名:台灣世界展望會(請註明:「飢餓三十)
*或利用台灣世界展望會網站 http://www.worldvision.org.tw/查詢相關資訊
不做世界的局外人,協同中學116位師生家長飢餓體驗捐款救援難民兒童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