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籲養殖漁友做好防暑準備及魚塭管理

警訊時報特派記者張鎰三 嘉義報導
夏季天氣高溫炎熱,嘉義縣政府呼籲養殖漁民作業時應作好防暑工作,同時也要加強養殖漁業夏季管理措施。
農業處表示,夏季上午10點至下午 2 點天氣炎熱,請農漁民朋友避免在大太陽下長時間工作,工作時要穿著淺色寬鬆衣服,佩戴帽子遮陽並隨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或熱衰竭,同時也留意周遭漁友情況,在工作時互相照應。
夏季時段養殖池溶氧量隨水溫升高而降低,水溫高時,魚類的消化代謝增強且耗氧量增高,若養殖管理不當將出現浮頭或泛池等情形,藻菌也容易因高溫而繁生,病原菌、病毒及寄生蟲伺機而發,請農漁民妥善管理,並適當降低養殖密度,平安度過高水溫期。
漁業養殖業者可落實合理投餵管理,避免造成消化壓力而產生消化道疾病,也可在飼料添加益生菌及維生素強化生物健康,當水溫超過33℃、天氣異常、吃食不正常或水質出現變化時,應視情形減少或停止投餵。
夏季光照充足,水溫升高,加快水中細菌對有機物質的分解作用,容易促進浮游植物生長導致水體過肥,水質容易變壞,應適當換水以維持水質。
天氣悶熱時需適度增加溶氧,並控制魚塭水色,使藻相穩定;另外每日都要留意氣象動態,嚴防強降雨造成鹽度劇烈變化,並加強塭堤維護及排水設施疏通。
高水溫或水質變化劇烈時易造成生物抵抗力變弱,但此時用藥容易造成藻類死亡,影響水質穩定,所以應以預防疾病為主,應經常加強巡視池塘,注意生物狀況,游泳行為異常極有可能代表患病,當病害發生時,應開啟增氧設施增加溶氧,且避免午間高溫時段施藥。
遇水質或水生生物異常死亡之情形,可將池水或魚隻檢體,送至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東石水產動物疾病檢驗中心或水產動物疾病防治中心,由獸醫師提供檢診及諮詢。#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