檜木燒烙有潛力 盼成嘉義新特色
〔記者郭政隆/嘉義市報導〕以在地文化特色為核心,推廣在地特色產業、創意工作者之嘉義市文創市集活動,2日於嘉義市立棒球場旁人行道上熱鬧上市,共有57種文創商品提供民來尋寶,而當中最為醒目的,莫過於7攤聯合擺設的檜木燒烙畫作品,若政府單位能再協助加以推廣,這種燒烙藝術很有可能成為嘉義地區繼交趾陶、石猴後,再新增的地方特色產業。

所謂燒烙畫就是運用燒烙焊接用的電烙鐵原理,配上各種型式的銅頭做成電烙筆在用電力導熱後,運用溫度、時間、明暗、點、線、面等技巧、在木頭、竹子、紙張、布等材質上作畫,這種燒烙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在人們研發利用電能控制溫度後,燒烙畫便更上一層樓了,只是在台灣的推廣則是近幾年的事。

目前嘉義地區燒烙畫的發展趨向兩個方向,一個是走向藝術–畫得有意境又美美的也許將來可放入美術館或被典藏;另一個方向是走向產業,將燒烙畫燒置於器物上,形成產業,融入生活中;而嘉義市的燒烙啟蒙則由民國99年在嘉義市社區大學王蟻益老師授課開始,另一位則為民國103年教授燒烙畫藝術的應淇安老師。

由於燒烙畫使用的材料為台灣檜木,因此有人擔心會不會造成不肖人員盜禁採的問題,推廣燒烙畫不餘其力的張家驤則指出,燒烙畫需是乾燥的舊料,以拆屋檜木舊料最為適宜,因新料有油質,一燒烙便出油成不了畫,另者,舊料多為小料材,適宜製作攜帶方便的文創小作品,因此所謂政府禁採檜木新料之事與該產業無關。

目前嘉義市從事檜木燒烙畫者皆屬文創工作者,現多為個人工作室性質,家數約為十多家左右,且多為業餘者,而檜木燒烙畫文創工作者,因財力問題、人力問題、需要時間創作及生產問題、行銷問題、產品多元及量化等問題實難獨自成產業,尤其在產業萌芽之初特為困難。

張家驤期盼嘉義相關單位能獨具慧眼識出檜木燒烙文創產業價值,張家驤說,只要在辦各類活動時通知燒烙畫文創工作者齊來,使其集結成多家,列陣成勢,推向大眾,即可形成產業架式,久之加入的人會越來越多,就業機會便會增加,同時也可帶動地方觀光資源。

圖說:檜木燒烙畫文創工作者聯合擺設。(圖/記者郭政隆攝影)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