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塔塔加生態之遇見野生動物
〔記者呂昭德/嘉義縣報導〕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於105年初起辦理「探尋塔塔加」生態公益講座,預計23場,4月23日辦理的講座請到塔塔加管理處解說志工周伴昇老師前來做演說,講題為「遇見野生動物」。

玉山國家公園位於本島中心,山川秀麗、氣勢磅礡,更有標高3952m的東北亞第一高峰。天然植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孕育出許多珍貴的生物種類,玉山境內有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水鹿」--台灣陸地上最大的草食性動物,自1985年玉山國家公園成立至今,生長紀錄有增加的趨勢。其他還有黃喉貂、白面鼯鼠、長鬃山羊、酒紅朱雀等多種鳥類及哺乳類,讓登山客可以享受與野生動植物近距離接觸的特別體驗。

最後向旅友們宣導遇見野生動物時,應該如何因應,例如:遇見獼猴拍照時保持適當距離;下車觀看時將車窗關好;勿餵食與接觸獼猴;開車遇見野生動物時車速放慢等…。尊重野生動物、自然物種的原來生存權是人人需要遵守的原則。

身為玉山國家公園生態志工的周老師告知旅友,「不接觸、不餵食、不干擾」的三不原則是與野生動物相遇時所必須遵守的,不只是避免衝突的產生,還可防範人與猴的共通疾病的傳染,更希望透過救國團定期舉辦的公益生態講座來宣導提倡國人對台灣本土稀有物種的保育跟重視。

阿里山活動中心總幹事賴永堂表示,救國團公益生態講座的參加對象不侷限於阿里山活動中心的住宿旅友,只要有興趣及支持生態保育的朋友們,歡迎一同前來共襄盛舉,也希望藉由辦理常態性的公益講座,宣導無痕山林與愛護山林環境的理念,讓更多的旅友認識台灣的自然環境與生態,並且尊重守護這塊孕育生命的土地。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