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嘉義大學音樂學系與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及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共同舉辦第一屆「ICTM原住民及後殖民語境樂舞研究小組研討會」。邀請到原住民立法委員伍麗華立委、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吳華宗副局長、卑南族族語及樂舞文化推動者林清美女士、達悟族文化工作者與古謠研究家郭健平先生及傳統藝術保存者排灣族謝水能藝師等貴賓,發表人、參與者及原住民樂舞保存人員計200餘人與會。

「國際傳統音樂學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簡稱ICTM)係國際性學術組織,主要為研究、實踐、保存及傳播所有國家的傳統音樂及舞蹈,憑藉該學會廣泛的國際代表性和研究小組的活動,在不同文化之組群間扮演連結的角色,為人類和平作出貢獻。當今原住民文化急速瀕臨消失,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透過保存具有族群特色之音樂、舞蹈與儀式來維持自身在文化、歷史與政治上的區辨性,因此,原住民樂舞的研究、實踐、保存及傳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本次活動主軸為「原住民樂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將結合數位科技平臺與現場實體參與,匯集來自歐、亞、非、澳、紐等各大洲學術論文、工作坊、示範講座與樂舞表演,並與世界各洲學者探討如何保存原住民文化。會中特別邀請文化部與地方縣市政府(文資局)8個原住民樂舞保存團體(保存者)參加,例如,獲頒少數國家級重要藝術保存團體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Lileh合唱團、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排灣族圓孔雙管鼻笛Lalingdan(謝水能藝師) 現場演出,並參與音樂工作坊及示範講座。

嘉大音樂學系教授兼「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籌備委員會主席曾毓芬表示,在疫情環伺、風雨飄搖之際,我們共同逆流而上,不畏艱難,終於用滿腔的熱情與能量實現全世界原住民研究的最高期盼,並抬頭挺胸,領著臺灣豐富多彩的原住民樂舞文化向全世界歌唱。

照片說明:
圖1.文建會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謝水能藝師演出
圖2.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吳華宗副局長(中)、原住民立法委員伍麗華立委(右4)及卑南族族語及樂舞文化推動者林清美女士(右5)等與會貴賓合影
圖3.國家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團體-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文化協會Lileh合唱團演出
圖4.原住民立法委員伍麗華立委致詞
圖5.嘉大音樂學系教授兼「國際傳統音樂學會」-臺灣籌備委員會曾毓芬主席致詞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嘉大音樂學系為發揚世界原住民文化之美不遺於力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