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做到最好的老人照護,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獲優等獎
【記者謝敏政嘉義報導】
「長期照顧服務法」施行後首先成立的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在近日衛生福利部評鑑中獲得照護優等獎肯定。經營團隊對於成立僅一年就獲得最高品質的榮譽感到振奮,期待持續以高齡友善的優質服務來提高照顧長者的返家率,並與長照2.0結合,達成在宅安老的銀髮照顧網絡。
衛生福利部首度進行住宿式長期照顧機構評鑑,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護理長郭如娟說,這次評鑑內容主要針對經營管理效能、專業照護品質、安全環境設備、個案權益保障等作為評核標準。儘管機構設置至今未滿一年,但在面對首度評核時仍嚴格自我要求,以住民使用面積、照護人力適當為前提下,全面提升照顧品質,而透過評鑑、不定期稽查,更能確保機構公益性與永續經營。
住宿長照機構業務負責人廖慧燕表示,以在地鄉土的人情味為概念,規劃「大喜」、「無憂」、「美善」三個樓層總計150 床,第一階段開設80 床,在「安養照顧」部分,主要收容亞健康且日常生活能自理者,「養護照顧」主要收容生活無法自理或有管路的護理服務需求者。她強調,住宿長照機構是以減法照顧為原則,是協助恢復其原有之能力「復能」。以在地老化為目標,讓機構是住民的「中」繼站,而非是「終」點站。
廖慧燕指出,不只是解決長輩安養天年的問題,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充滿巧思且多元發展的設計,讓長輩可以自己利用洗衣機洗衣服、用餐時自己打菜等的「減法照顧」,達到尊重住民復能(恢復原本的能力)目標,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讓長輩不坐輪椅、不穿尿布、不讓協助飲食、不讓協助沐浴等。長輩還能走進綠意盎然的院區,搭乘高爾夫球車前往專屬的大愛農場,親近大地,更重拾耕種與收穫的樂趣,期盼在農事心得分享中聯繫情感,並減緩失智老化的腳步。
此外,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有著完善醫療做後盾,包括醫護、營養師、復健師、志工與社工,在住民的日常生活中提供健康維護、生活照顧、營養、復健、醫療等服務,並有專任社工給予個別服務計畫與補助。而特地設計的「魚菜共生」系統就在居住的陽台上,兼具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兩者的優點,養殖水幾乎不須排舊換新,也不須額外替作物施肥,讓長輩在手做中促進肢體協調,在分享農事心得中聯繫情感並減緩失智老化。
致力做到最好的老人照護,大林慈濟住宿長照機構獲優等獎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