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找出路 阿里山鄉樂野村 LALAUYA聚落創生 帶動地方繁榮
阿里山鄉樂野村聚落創生,地方人士希望將鄒族原民文化、歷史及農特產,透過農產品與在地文化結合,開發樂野手作韓式泡菜、水鹿香腸、楓樹林櫻花餅、阿里山咖啡及野生愛玉之循環經濟,結合行動支付之數位經濟,利用社群行銷導人流至店家消費,並搭配阿里山部落農業、人文、觀光產業等資源推出節慶旅遊體驗活動,讓回鄉青年及在地婦女有事做,建立部落自有品牌,增加經濟效益並能回饋部落,以創新創意的方式來推動,讓樂野LALAUYA(水鹿及楓葉的故鄉)共創經濟帶動地方繁榮。【記者文 祥阿里山鄉報導】

「樂野LALAUYA聚落創生」由濟部推動中小企業城鄉創生轉型輔導計畫,與地方公部門及在地民宿業、中小企業共同合作推動地方觀光帶動經濟繁榮,並將現有保存的原民人文及在地優質農特產的優勢,共創169縣道樂野村(LALAUYA)的美好生活環境。7月29日啟動運作剪綵儀式來賓:嘉義縣議會議員武清山、阿里山鄉長杜力泉、阿里山鄉民代表會主席林清良、阿里山農會總幹事劉家顯及地方民意代表、村長、社區理事長等多人前來共襄盛舉並祝賀樂野LALAUYA(水鹿及楓葉的故鄉)共創地方繁榮。

慕噶納娜民宿主人武素琴說:慕噶納娜(Muknana)鄒語的意思是武家姓氏,在阿里山鄉樂野村的鄒族原民部落,也是武家兒女為凝聚部落社區的共識、希望將鄒族原民文化、歷史及農特產,透過體驗、數位與循環經濟的開發,讓回鄉青年及在地婦女有事做,建立部落自有品牌,增加經濟效益並能回饋部落,以創新創意的方式來推動,讓樂野LALAUYA(水鹿及楓葉的故鄉)再創華麗轉身。

慕噶納娜公司經理武冬玲指出:樂野LALAUYA聚落創生,主要推動循環經濟,並以在地小農所生產的咖啡、高山蔬菜、鄒族山胡椒(mafu)等開發具在地新產品如樂野手作韓式泡菜、楓樹林櫻花餅、水鹿香腸,結合行動支付之數位經濟,利用社群行銷導人流至店家消費,並搭配阿里山部落農業、人文、觀光產業等資源推出節慶旅遊體驗活動,重視在地農業,發展在地體驗經濟,創造營收,創新、青創的永續經營。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