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國軍人員大多正值青壯年,且國軍是二十四小時共同輪班值勤,而極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所以,一位同仁的自殺,影響的不僅是其家庭本身,也影響到整個單位的士氣及軍心。因此,自殺防處是當前國軍所需關心的重要課題。
大部分的人總是認為,自殺防處極具專業性,專業的守門機制只要交給專業的人執行即可,所以,對政戰心輔體系以及軍醫精神醫療體系有高度的期待;的確,專業是自殺防處的堅實後盾,但是,只靠專業的人,是不可能把觸角完全伸入到國軍的各個階層,而是要每個人把守門任務當作自己的責任,主動關心適時回報,澈底落實守門機制。
二、心理學經典實驗
為何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才能落實守門機制呢?我從一個歷史事件來跟大家說明此一重要性。
(一) 珍諾維斯(Catherine Genovese)事件:
西元1964年(民國53年)3月13日星期五,凌晨約三點的紐約市皇后區,有位婦女珍諾維斯值完夜班,在夜歸返家途中,遭到一名歹徒襲擊,受害者一路掙扎,歹徒來回施暴,每次受害者都尖聲呼救,附近住戶都聽見了,且經事後查證,共有三十八個人隔著窗戶,眼看她身中多刀,卻沒有人及時報警,最後導致受害者氣絕身亡。
這起事件在當時引起了輿論譁然,特別是因為有如此多的目擊者,又沒有受威脅的情況下,卻沒有人對正在受殘暴攻擊的婦女伸出援手
(二) 達利(John Darley)與拉丹(Bibb Latane)助人行為:
上述事件是因為人心冷漠不願意主動協助所導致嗎?當時,在大學任教的兩位心理學者:達利與拉丹,就設計了幾個類似珍諾維斯事件的情境實驗(癲癇發作、門縫冒煙)試圖了解事件的全貌,結果驚人的發現:事件發生的現場,每個人若認為只有自己一人獨自在事發現場,自己認為沒有其他人知道危機的存在,有超過八成的目擊者會採取助人行動;但若目擊者超過四個人以上時,僅僅有約三成(少了五成)的人會主動採取助人行動;更殘酷的是,不管有多少目擊者在現場,事件發生的前三分鐘,若沒有人採取助人行動,接下來也不會再有人有任何動作了。
(三) 研究結果:助人行為五階段論:
要符合下列五階段的程序要件,才會引發人們的助人動機,若下列任何階段突然被終止,則助人行為就不會發生,而危機就接著發生。
1、覺察(階段一):你注意到有危急情境出現,而自己可能幫得上忙。
2、理解(階段二):你認為有人需要協助。
3、責任(階段三):你自覺應該幫忙。但要避免目擊者過多(超過四人)的責任分散的作用,並掌握助人黃金三分鐘。
4、判斷(階段四):你決定要怎麼做。遭遇危急情境的驚恐心理,容易讓人退卻或誤判,而周圍的人對當下情境毫無反應時,我們容易選擇旁觀者心態來面對。
5、行動(階段五):你採取助人行動。
(四) 教育的重要性:
有時沒有出手相救,並非是冷漠無情,而是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責任。後來,比曼教授找來一群大學生,以上述情境實驗,加上助人五階段理論作為上課教材,讓這群人在充分理解之後,再度模擬類似情境,發現:他們主動的助人行為大幅提升了兩倍,也就是說:除了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是不可或缺的自殺防治的守門人之外,常常辦理自殺防處的相關研習,持續提醒大家守門的責任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有效降低自殺率,而且在養成主動關心適時回報的習慣後,更能有效減少國軍各類型的危安問題。
三、自殺防處的相關線索
根據研究,自殺者在執行自殺行為前,曾以各種方式向周遭人傳達過輕生的念頭,而相關線索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種:
(一)語言上的線索:無助感
表現出想死的念頭,可能直接以話語表示,也可能在作文(大兵手記、自傳)、個人網站(FB,IG)隨意之中表現出來,可能直接提到死亡或是寫的很BLUE,表示顯著的無助無望感。
(二)行為上的線索:好像變了一個人
1、習慣的改變,突然的、明顯的行為改變,例如:活潑變成退縮、突然改名、個性果決變得優柔寡斷。
2、出現與工作有關的學習及行為問題:工作相關能力突然大幅下降。
3、經常調整班表或假表:多次修改、常找人代班。
4、放棄個人擁有的財產:立下遺囑、將心愛或重要的東西送給他人、安排遺產的去處。
5、突然增加或減少酒精、菸的濫用:不喝酒的人天天喝醉、老菸槍一天就戒菸。
(三)環境上的線索:
1、重要人際關係的結束:親人或同住的人死亡、與密友吵架、分手。
2、家庭發生大變動:財務困難、搬家、家人生重病。
3、顯示出對環境的不良因應,並因而失去信心:害怕收假或遇到特定的人,並且一再表示自己沒有辦法去面對。
(四)併發性的線索:
1、從社交團體中退縮下來:突然變得很封閉、不說話、不理人。
2、出現憂鬱或焦慮的徵兆:無趣感(對平常的興趣提不起勁)、倦怠感(整天都不想動)、常常有奇怪的病痛。
3、出現不滿的情緒:易怒、易與他人有言語或肢體衝突。
4、睡眠:持續多天入睡困難、夜眠多次中斷、多夢、清晨早醒。
5、飲食(體重):短期內體重顯著的增加或減少。
四、壓力大時易有危安顧慮的個案
(一)智能偏低或語言溝通問題:機車駕照筆試多次未通過或才通過、基本數學計算能力差、很多中文字不會念或看不懂、大兵手記或自傳充滿注音和錯字。
(二)分離焦慮:從小到大未曾在家以外的地方居住、從未與家人多日分離。
(三)家庭穩定性差:和家人關係差、幾乎沒有互動、對家中事務一問三不知、家人對個案不太在乎。
(四)有自殺或自我傷害的痕跡:身上有整齊或特殊的疤痕。
(五)焦慮度極高的人:一緊張就拉肚子、呼吸急促、手指多處摳到流血或破皮的痕跡、手指甲多處咬痕。
(六)約談紀錄:曾有精神科就醫紀錄、輔導室約談紀錄。
(七)死亡相關的經驗:曾親眼目睹死亡的畫面。
(八)個性:獨行俠(沒有人分憂解勞)、宅男(寫不出幾個朋友的姓名、沒有人可以講電話、懇親沒人來、放假不回家)、要求完美的特質(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九)藥酒癮:酒精或毒品成癮者,其自殺或自傷可能性高。
(十)情緒反差:該難過的時候不難過、該高興的時候不高興。
五、結語-照顧自己、關懷他人
落實守門機制,要從照顧自己做起。國軍戮力推動國防轉型,未來的問題很可能和以前不一樣,以前的問題未來可能不是問題,而沒發生過的問題,卻會一一浮現。家庭的問題即將成為國軍的新課題,而身為國軍的每一個人,必須要知道,只有照顧好自己、家庭和另一半,你才有能力照顧好別人,而你也才可以做好你分內的事情。而且不管是誰,一定要在生活中,找到「被需要」的感覺,不管是在工作上、家庭中、朋友圈,因為這樣才能從被需要的感覺中獲得成就感,也是一個人持續往前走的最大動力。
強化自殺防處,落實守門機制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