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熱鬧登場!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表揚有功人員
【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由學甲區農會主辦的「2018年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活動」暨農特產品展售會,25日在學甲區光華里小麥農田隆重開幕,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市議員謝財旺、侯澄財及蔡蘇秋金、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學甲區長邱志榮、學甲區里長聯誼會長陳敏男及許多貴賓都到場參與,場面相當盛況,區農會理事長曾啟旺及總幹事李曉軍表示,第一次在小麥農田舉辦小麥產業文化節活動,讓參與民眾感到有不同的「小麥噴香」味道。
總幹事李曉軍表示,學甲地處鹽分地帶,土壤環境適合種植小麥,先天條件良好,在民國50~60年間就開始種植,小麥適宜乾冷氣候,因為生長在冬季,沒有太多病蟲害,所以不需要噴灑農藥,小麥種植期間,通常在10月播種,翌年3月成熟時採收,主要種植區域分佈新達、光華、宅港、平和、三慶等五個里,總種植面積達到206多公頃,多數小麥田集中在臺19線宅港橋下和84線東西向快速道路下,大面積栽種集中於急水溪堤防內農田,小麥成熟後變成金黃色的麥田,大片黃金麥浪隨風搖曳的風姿,陶醉於麥田的浪漫情境,歡迎民眾親臨體驗,一同來賞麥吃麥,認識學甲。
理事長曾啟旺說,今年小麥種植大專業農有郭炳洪、李三陽、李智豪、劉清南等4位,小麥栽種的品種以「台中選二號」是由臺中農業改良場育成品種為非基因改造小麥,主要為契作供應金門酒廠、喜願行及國內麵粉加工廠。
現場有「喜願行」及「聯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提供現烤小麥麵包及學甲區農會家政班製作小麥雜糧米香及小麥醋相關美食等品嚐活動,並有小麥達人現場解說小麥栽培管理及小麥乾燥花親子DIY製作,以及結合光華里社區著名的蜀葵花,十分吸睛深深吸引民眾目光,今年學甲區農會小麥產業文化活動節目特別邀請在地幼兒園、國民小學、在地特色表演團隊等9個團隊接力表演,展現各特色民俗舞蹈與技藝,氣氛熱鬧滾滾帶動學甲在地產業休閒觀光經濟產業。

行政院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中)表揚有功人員。(記者邱仁武/攝)

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肯定學甲區農會首次舉辦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記者邱仁武/攝)

學甲區的小朋友熱情表演情形。(記者邱仁武/攝)

學甲區的小朋友熱情表演情形。(記者邱仁武/攝)

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貴賓滿座在小麥田。(記者邱仁武/攝)

首次在小麥田舉辦的學甲小麥產業文化節,吸引許多民眾在小麥田觀賞表演。(記者邱仁武/攝)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