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個人心理健康 消弭壓力迎向幸福
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推動「所有政策服膺心理衛生訴求」(Mental Health in All Policies)概念,衛生福利部今年8月起,推出113-114年度「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原先「112-113年度15-30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適用年齡,從30歲延伸至45歲,遍布全國各地21縣市共429處心理諮商服務合作機構的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皆可提供相關服務。此一政策也正式宣告,我國在心理衛生領域再邁出一大步。

 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間,我國每10萬人口自殺死亡率分別為109年的15.5及110年的15.3,降至近10年自殺死亡率最低值。然而,隨著疫情控制解封,自殺死亡率卻悄悄攀升,111年與112年分別為16.2與16.7,僅次於99年的16.8,達到近年高峰。尤其,15至24歲年齡層自殺死亡率從103年的5.1攀升到112年10.9,10年之間翻倍成長,殊值關注。

 心理學家認為,自殺往往並非單一因素造成,歸納青少年與成人早期族群的自殺因素,可分為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與人際因素等3大類,其中又以家庭因素最值得注意。據統計,包括親子互動不良、缺乏有效溝通導致家庭紛爭與衝突、家庭暴力、被照顧者忽略、負面與不良經驗、父母有精神疾病等,都可能為青壯年族群帶來無法處理的壓力,在生活與學習環境適應狀況惡化,交織螺旋發展後,就容易導致自傷行為或自殺。由於此一時期也涵蓋入營服役官兵的年齡層,向來是國軍心輔工作密切關注的重點議題。

 近年來,衛生福利部針對近10年「青壯世代」心理健康需求的增加趨勢,自112年8月1日起,與產、官、學、研等單位共同合作,推出「112-113年度15-30歲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國人透過「查詢、預約、準備和諮商」4個步驟,即可得到服務。心理諮商方式分為「面對面心理諮商」和「遠距心理諮商」兩種,如果人在偏鄉或離島地區,或因為其他因素無法面對面心理諮商,也可以選擇有提供遠距諮商的合作機構。在3次免費諮商補助結束後,如果仍有心理諮商需求,可以選擇自費繼續心理諮商,或請合作機構協助尋覓社區的心理健康服務。

 該方案推出之後,立即得到社會大眾的熱烈回響,短短5個月內服務人數達到17178人(總使用人次43284人次),達高風險程度轉介醫療者達5715人,落實了及早介入、及早治療的政策初衷。衛福部指出,該方案男女性別使用比約為1:2.7,與國際趨勢相近,經心理師評估達轉介風險者約占33%,讓高風險個案得以從更前端及時預防處理,並讓專業醫療團隊介入與治療。而調查使用者的滿意度,顯示有高達96%的方案使用者對本方案感到滿意,95%的使用者認為心理諮商服務對自己有幫助。

 分析此一方案的高使用率,凸顯了年輕族群迫切的心理健康需求,而政府在政策上的延伸和精進,也體現在擴大適用年齡層上。而根據我國新修訂的《精神衛生法》第10條,「國防主管機關應規劃、推動、監督國軍人員心理健康促進及精神疾病防治,並依國軍人員心理健康需求,分別提供心理健康促進、諮詢、心理輔導、心理諮商、危機處理、醫療轉介、資源連結、自殺防治、物質濫用防治及其他心理健康相關服務」,因此,政府的「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亦同時提供國軍官兵在現有國軍自殺防治三級處遇機制、全國各地國軍心理衛生中心、各國軍醫院精神醫療服務、國軍113年鏈結民間輔導資源方案之外的另一種選擇。我們要鼓勵有需求的官兵與青壯年朋友勇於求助,建立正確心理健康識能。

 為提供國軍官兵多元輔導管道,國防部近期也調整國軍鏈結民間輔導資源相關方案,與衛福部立案登記之心理諮商(治療)所、社會工作師事務所及身心(精神)科醫療院所計116家機構簽約,將提供所有官、士、生、兵及聘雇(文職)人員,多達6次的免費心理諮商及社會工作服務,等同政策再加碼,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現代化社會人際關係複雜多變,人們面對的困難與考驗也大幅增加。只是,社會在改變,解決問題的方法亦同步提升。俗話云:「壓力可以壓垮駱駝,也可以成就璀璨的鑽石。」現今的時代,面對壓力時,尋找專業人士的支持與協助,完全不必有任何羞愧。歷來無數功成名就之人,不乏遇到壓力從不諱疾忌醫者,因為那是調適自我、克服難關的最佳方式。我們要肯定政府「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透過適當的心理支持協助,必能提升個人心理健康與面對挫折的韌性。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