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嫌棄的松子一生
人生的苦難總是綿綿不絕,由始至終以一種滲入骨髓的方式與人的生命共生著。在這樣強大的苦難之下,本來一死了之是很自然的選擇,但人生來有一個名叫「希望」的生存本能。希望有很多副產品,譬如它會讓人相信苦難的價值,因為如果苦難沒有價值為何我們要承受。但真相是,我們不得不承受!和電影一樣,我們每天面對令人厭惡至極的罪惡與苦難,卻不得不給自己戴上搞笑的面具,幫世界無趣加上種種濃烈的色彩,甚至讓慘絕人寰的往事在記憶中扭曲成為喜劇,但這並不是一種虛偽,這是一種從根源上的無奈。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 已被告知這樣的道理:【人生是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我們要伸手去抓那天上的星星,這是來自這個世界的善意。】但當我們欣然接受後,成年後走上世界才明白並不是這樣的,快樂是短暫的,大部分時間由苦難填充,正如聖經詩篇90:【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五年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嘆息。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持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而我們不覺得,可能是被身邊重要的人保護著還沒讀字踏上臺階。聖經羅馬書8:22-27曾說:【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我們充滿希望,渾身是傷,幾乎要絕望,卻被希望的本能驅動繼續生存下去,可能我們至今沒有想到,也可能根本不存在。也許答案只是我們在行走的路上陪伴之物,也可能真理就在我們看不見卻相信的地方,人們選擇不同道路,但這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其實,我們的慾望很簡單,也許只是一個認可、一個家,所以小小的我們,走著人生常常的階梯,擦肩而過的我們,懷著相似卻不同的道路,唱著同樣的一首歌,演奏的這世界的交響曲。
一天中 楊智鈞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