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理事長曾松清說,台灣夏季氣候高溫炎熱,對於喜愛拍攝飛羽的愛好者來說,屬於鳥荒時期,但是在這時期,棲息在東南亞熱帶雨林的夏候鳥「仙八色鶇」,悄悄地來到台灣,仙八色鶇除了要避開熱帶雨林的熱浪侵襲外,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要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曾松清說明,仙八色鶇大約在每年5月遷徙來台繁殖,每窩約可產下4至5顆蛋,幼鳥破殼後,由雌雄親鳥共同先在巢內育雛大約13至15日,幼鳥離巢後,再繼續於巢外餵食約25至27日,直至幼鳥具備自行覓食的能力,才遷離繁殖地點。面對棲息環境改變、天敵威脅與人為盜鳥等因素,近年來仙八色鶇在台灣育雛成功的機率並不高
曾松清又說,今年台南市六甲區的仙八色鶇從被發現到遷離,共計78天,這段繁殖期間,24小時均有值班人員在鳥點值勤,累計出動值班人員共291人次,風雨無阻,在全程守護的過程中,值班人員記錄了仙八色鶇的日常作息與捕食的珍貴畫面,其中更發現雄親鳥在育雛末期,頭部羽毛完全掉光,成為禿頭仙八色鶇的有趣現象。
拍鳥俱樂部社長黃蜀婷說,仙八色鶇(Pitta nympha)又名八色鳥,因全身有綠色、藍色、黃色、栗褐色、乳黃色、紅色、黑色、和白色等八色羽色而得名;「nympha」在希臘語中是「仙女」的意思;其英文名為「Fairy Pitta」;還有個「林中仙子」的美名。仙八色鶇的羽色豔麗,在台灣屬於不普遍夏候鳥,也是稀有的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黃蜀婷指出,目前八色鳥在台灣的棲息地,屢遭人為破壞殆盡,食物源短缺以及遷徙途中被非法獵捕等等問題,讓仙八色鶇面臨生存極大的威脅;尤其今年度有幾處八色鶇鳥點育雛皆以失敗告終,也有幾處幼鳥被非法獵捕。為了有效執行護育工作,台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理事長曾松清,今年號召60餘位愛鳥人士組成了台南六甲仙八色鶇護育團,以實際行動護育仙八色鶇,終於育雛成功,這樣的民間自發性的保育行為值得讚許,是一件溫馨感人的事,應該受到鼓勵和支持。
台灣野鳥生態調查協會以友善無害的方式執行了生態調查與記錄,護育團的60餘位志工,更以行動力展現護育仙八色鶇的決心,鳥友們也都能以自律的態度進行拍鳥與賞鳥,並且主動踴躍捐款支持護育行動。今年仙八色鶇在台南市六甲區順利完成繁殖,凸顯行動力對生態保育工作的重要性,唯有生態環境永保友善,仙八色鶇的美麗身影才能永不消失。
為八色鶇保育有成記錄,保育人士拜會台南市長黃偉哲。(記者邱仁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