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議題-別忘了疼惜自己!用「正面語言」給生活希望
生活中給你最多負能量的,通常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應該像對待別人一樣,對待己。」自我慈悲會讓一個人更富有韌性,也更有能力回彈,要怎麼做?那就是減少自我批評並增加自我價值。
有一則網路上常見的轉發文,
一個乞丐在路邊乞討,前面放了一個紙板寫著「我瞎了,請可憐我」?然而熙照攘攘的行人卻視若無睹,直到一位善良的女子看見此情況心生憐憫,想幫助那位可憐人,於是她走向那位乞丐,把乞丐身前的紙板翻了個面,寫上「今天很美好,可惜我看不見
這時奇妙的事發生了,路過的行人開始在乞丐旁駐足,紛紛掏錢放至乞丐身旁的小碗。同一件事,点是換了一個不同的說法,卻有天壤之別的效果,歸納起來有以下這2個差異:
1. 前者是負面訴求、後者是正面訴求。
2.前者讓人細結在眼前的問題,後者讓人預見未來的希望。
所以,當二句話可以做到正面思考、前瞻未來、指引希望時,能夠發揮的影響力更是無遠弗屆,還可以進一步感召別人、動員群眾,一起同行走向同一個目標。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