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流感認知及預防
一、好發季節:
流感為具有明顯季節性特徵之流行疾病,疫情的發生通常具有週期性,臺灣地區位處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雖然一年四季均有病例發生,但仍以秋、冬季較容易發生流行,流行高峰期多自12月至隔年1、2月份進入高峰。由於流感在臺灣好發於冬季,尤其自10月開始病例逐漸上升,至次年3月後逐漸下降,秋冬時節正值流感及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達到高峰的季節;因此,應及早防 治,以避免感染後合併嚴重併發症或死亡之風險。
二、致病原: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可分為A、B、C三種型別,其中只有A型及B型可以引起季節性流行。台灣主要流行之季節性流感病毒型別為A/H3N2型、A/H1N1型,以及B型等3類。
三、傳染窩:
人是人類感染的主要傳染窩;但是病毒在哺乳類(主要是豬)及禽類(如鴨)體內常進行基因重組,可能產生新型病毒而造成大流行。
四、傳染方式:
主要在密閉空間中經由飛沫傳播;由於流感病毒可在寒冷低溼度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亦可能經由接觸傳染。
五、潛伏及傳染期:
1~4天,一般為2天,成人大約在症狀出現後3~7天,幼童甚至可長達數十天。
六、感受性及抵抗力:
對於新血清型的病毒,大人和小孩均具有相同的感受力;感染後可針對原感染的病毒抗原產生免疫力,但是免疫力維持的期間及效力則視病毒抗原變異(drift)的狀況及感染的次數而定。疫苗可提供針對疫苗株的血清免疫反應,或是個體先前已感染之相關病毒型的追加免疫作用。
至於以前曾經流行的病毒型,免疫力常因暴露史而與年齡成正比,故以學童的感染率最高。
七、預防保健:
(一)、衛教宣導
1.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接觸傳染。
2.如有出現類流感症狀,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請及早就醫,以防感染流感引起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就醫後宜盡量在家休息,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有外出,請記得戴上口罩,並注意咳嗽禮節,於咳嗽或打噴嚏時,以手帕或衣袖捂住口鼻,避免病毒傳播。
3.於流感流行期間,民眾盡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減少病毒感染機會。
(二)接種疫苗:
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施打流感疫苗,健康成年人大約可達70~80%之保護,而65歲以上等高危險群尤應接受疫苗接種,以防感染流感引起之併發症。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