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三慈國小學生化身鱟保母復育成功放流大海
【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台南市北門區三慈國小參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鱟知鱟學」鱟保母計劃,提供100多顆鱟卵在校內水族箱孵育,經過近10個月細心照顧復育,與全國其他11所鱟保母學校,近200位照顧鱟寶寶師生齊聚北門蘆竹溝漁港,將小鱟放流大海,期待這些小鱟都能健康長大、遨遊海洋。
三慈國小校長劉協成表示,學校鄰近蘆竹溝漁港,以海洋教育為校本課程,在當地蘆竹溝永續協會理事陳泰豪協助,參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鱟知鱟學」鱟保母計劃,學生化身鱟保母,從鱟卵開始,孵化出鱟寶寶,再從1齡、2齡、3齡逐漸長大成4齡小鱟,分工合作,有的負責餵小鱟吃豐年蝦抑或用平板拍攝記錄,還有觀察小鱟成長狀況。
劉協成指出,復育期間,為把小鱟照顧得更好,還安排「鱟的一生」專家講座,邀請鱟的復育專家蘇銀添為學生講解鱟的生態,並走訪嘉義縣新岑國小「鱟宮」,實地了解鱟的復育工作。經過近10個月的細心照顧,終於成功將小鱟在蘆竹溝漁港放流到大海,回歸大自然的懷抱,齊聲祝福小鱟平安長大、悠遊大海。
參與鱟保母學校有台南市三慈、雙春、喜樹、西門、嘉義市嘉大附小、雲林縣三崙、九芎、彰化縣合興、新竹市華德福、新北市三多國小、苗栗縣竹南國中、台北市內湖高中等12個學校。
教導曾恩慈、總務柯淑惠主任說,學生曾經分享家人捕抓到鱟的經驗,因此,對於鱟的復育特別有興趣報名成為鱟保母,天天到水族箱觀察小鱟成長,海水不夠主動提醒,要再取新的海水補充,個個都成為鱟的小小專家。
三慈國小學生邱仁豪、陳圓融說,我們兩人每天用平板幫小鱟拍照記錄,看到小鱟從卵、孵化、逐漸成長的過程,終於成功將小鱟放流大海,覺得很有成就感。
三慈國小學生許世珍、邱予喬表示,要將照顧10個月的小鱟放回大海,有些不捨,但希望小鱟在大海生活會很快樂,平安健康長大。
三慈國小學生邱筠庭、蔡尚佑說,在復育小鱟過程,學習到很多有關鱟的知識,也了解到人類活動不斷擴張,對鱟的生存環境造成極大影響,孵幼棲地減少,鱟的族群數量急遽減少,希望大家都能珍惜海洋環境,讓海洋生物生生不息。
校長劉協成強調,學校帶領學生以北門大自然為教室,以海洋為師,探索自己生活土地上的點點滴滴,串連每個生命故事,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成為知海、愛海、護海的世界公民。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