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到來伴隨著炎熱的天氣,尤其近年來高溫都可達到攝氏35 度以上,這同時也是肇生熱傷害的高峰期,在炎熱環境中,不管是否操課都應隨時補充水分,同時應避免補充到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飲品,這些成分均有利尿的作用,反而會加速體力及水分的流失,也不能立即喝下過於冰冷的水,造成腸胃不舒服,而含糖飲品也應該少攝取,防止體液向消化道集中,使周邊血液循環減少,導致散熱不佳。
一般中暑多是身體對於周遭環境氣溫及濕度改變適應不良而導致,多發生在老人、小孩及慢性病患者;而工人、農夫、運動員及軍人多為在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造成的勞動型中暑,最常見的熱傷害有熱昏厥、熱痙攣、熱衰竭和熱中暑,其中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不儘速處理可能會併發休克、心臟衰竭、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或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情況。
若不慎發生上述狀況,我們應當冷靜,把握黃金時間及基本初步處置,隨時注意水分補充、散熱情況及病患狀態,盡可能使傷害降到最低,確保生命跡象全。
防治熱傷害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