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雲蓮/台南報導】
仕安社區自100年起參與行政院農委會的農村再生計畫,成立「仕安社區合作社」,致力於友善生產及加工體驗,目前已有12公頃契作面積,種植稻米及黑豆,鼓勵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的無毒農作過程,讓農民及社區環境都健康。集貨運銷處理室設有碾米機、烘乾機、米食研發室等設備,並展售自有品牌仕代平安米等產品。
李孟諺市長致詞表示,雖然合作社規模不大,但是意義非凡!這是全國首座由民間發起的事業合作社,利用在地優勢發展出合作社的經營模式,且把20%的盈餘回饋到社區,包括長者供餐、長者醫療接送、兒童課輔、急難救助、環境維護等,不但增加就業機會,也使年輕農人願意根留故鄉。李市長強調,雖然叫做責任有限合作社,但實則為一個創意、愛心、善心無限的一個組織。
賴院長直呼,這是一個里長用心、里民同心,共同解決台灣農村面臨都市化及南北不平衡兩大問題的成功作法!當場指示行政院團隊以及台南市政府,要將這種成功的案例、經驗,推廣出去。
賴院長說,為鼓勵地方創生,除了勞動部、農委會及地方政府社會局等單位可以申請補助,中央國發會有祭出的一項地方創生計畫,歡迎各界依據在地特色、資源,提出申請;大家同心協力一定會成功。賴院長並以仕安社區目前已打下這麼好的基礎,如同社會企業,建議後續可往觀光旅遊方向前進,運用當地老房子作為民宿,串聯附近區域景點,不但可以銷售農產品也打響觀光知名度。
仕安里長廖育諒表示,為延續稻米產業文化,不讓中間商剝削,並推展社區福利及服務,在水保局農村輔導計畫支持下,仕安社區120多位居民集資成立合作社,將一級生產、二級加工、三級運銷發展整合為一體,以六級化產業帶領農村發展,集貨運銷處理室完工有助未來耕作順利運作,社區永續經營發展。
農委會李副主任委員退之表示,日本為因應地方少子化、老人化、人口空洞化等問題,因此實施「地方創生」政策,也就是在農村發展社區企業,並特由專屬機關管理。農委會自106年再度推動農村再生2.0,以農村社區為發展主軸,專注強化農村競爭力,仕安社區就是典範,期待未來能在全國打造共好共老之社區,吸引青年人口回流,讓老中青三代都有發展,發揮農村再生精神。
農村社區企業典範 後壁仕安社區合作社集貨運銷處理室啟用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