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肩負保家衛國之天職,應堅持「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以及「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之「軍人魂」,融入內心思想信念,方能在面對危急存亡之局與戰場死生之地時,奮戰到底。古往今來,只要抱持此種信念,即使在實力懸殊、眾寡難敵的劣勢下,往往可以扭轉乾坤,轉危為安。反之,即便居於武力優勢,亦可能失敗收場。
自民國13年「黃埔建軍」迄今,國軍崇尚「智、信、仁、勇、嚴」之軍人武德,灌輸官兵誠實、服從、忠貞、勇敢、盡責、信任、榮譽、堅守崗位、公正無私之價值信念,建立以「國家、責任、榮譽」為核心信念的國民革命軍。因而能以廣州一隅,清除割據各地軍閥;更以堅定不移之抗敵意志,在「八年抗戰」中,贏得對日抗戰的最後勝利。
政府遷臺後,國軍痛定思痛深刻檢討,積極整軍經武,並在軍事教育上全面重振「軍人魂」與軍人武德。在風雨飄搖的危殆情勢下,國軍從「古寧頭大捷」到「八二三戰役」,數次粉碎共軍犯臺企圖,成功奠定日後「臺灣奇蹟」發展基礎。過去數十年間,即使面對無數重大國際變局乃至臺海危機,因為有國軍官兵捍衛國家安全的堅定信念,以及全民團結一致的抗敵意志,國家終能化險為夷,創造舉世稱譽的民主政治與經濟發展。
然而,當社會日益繁榮富足,國家所面對的嚴峻挑戰卻未曾稍減。中共始終不放棄併吞臺灣的野心,近年來更不斷加大軍事威脅力度。從共機艦「遠海長航」訓練到近期環臺軍演、機艦繞臺等高強度灰色地帶恫嚇,其赤裸裸的犯臺企圖,也引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值此危疑震撼之際,國軍必須時刻做好應戰準備,各級幹部更應從精神到物質層面澈底了解,唯有無畏個人死生,方能求得國家長治久安。
國軍各級幹部應深刻體認自身保家衛國之天職,「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臺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是每一位軍人的神聖使命。敵軍若膽敢冒然犯臺,全體官兵將忠實履行「只有亡將、沒有降軍」的忠勇軍魂精神。在此前提之下,各級幹部除了在精神上能「知廉恥、辨生死」,更要在行動上「負責任、重氣節」。時時克盡職責,以貫徹任務為使命;在執行部隊日常實務與戰訓任務時以身作則,成為部屬學習的榜樣,以蓄養全軍軍魂與軍人氣節。
在長期未曾遭遇戰火的多元化民主社會,欲建立強烈的敵情威脅認知與憂患意識,誠屬不易。因此,各級幹部均須秉持「事在人為」之原則,運用組織力量,竭盡心力做好責任內事務,養成官兵實踐自我肯定的價值,尤應藉由各項戰備演訓,模擬實戰場景,讓官兵深刻體認敵人對我之威脅,不斷強化戰鬥意志與抗敵決心,逐漸提升可「隨時應戰」之戰鬥力與精神力。同時亦透過此一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反覆磨練與檢討中,培養負責任、重紀律、捨生忘死的軍人性格。
「軍人魂」不僅是讓軍隊勇抗強敵的精神,其在戰鬥中所樹立之典範,往往亦可振奮整個民族的抗敵意志。西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李奧尼達一世率300勇士死守溫泉關,勇抗數十萬波斯大軍。戰士雖壯烈成仁,卻因而喚起希臘諸城邦的聯合抵抗,最終在普拉提亞戰役大敗波斯軍。抗戰期間,日本軍閥妄言「三月亡華」,但國軍在「淞滬會戰」拚死抵抗,將士與百姓雖傷亡慘重,卻有效阻擋日軍的侵略鋒芒,奠定日後抗戰勝利的基礎。
類似例證可謂史不絕書。2022年2月24日俄國總統蒲亭發動原認為可在96小時內攻下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特殊軍事行動」,遭遇烏國軍民同仇敵愾的英勇抵抗,戰爭延續迄今已逾600日,更讓俄軍付出無比慘重的代價。烏俄戰爭出人意料的進展,正是因為烏國軍隊從2014年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恥辱中深切檢討,經過8年餘重整旗鼓,積極改變軍隊體質與作戰方式,因而建立起足可抵抗優勢之敵的戰力,再次印證「軍人魂」左右戰局之精神力量。
軍人讀訓第一條:「實行三民主義,捍衛國家,不容有違背怠忽之行為」。軍隊必須有強大的信念、愛國的忠誠與使命必達之執行力,方能成為戰無不勝的忠義之師。國軍守土有責,全體官兵應體認,兩岸不可能存在乞求和平幻想,唯有在戰備訓練上穩紮穩打,持恆提升可恃戰力,遏阻中共犯臺企圖,讓敵人了解武力侵略必將付出沉重代價,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區域和平穩定。
踐履忠勇軍人魂 傳承衛國使命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