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自由日的省思 堅持民主價值
今天是1月23日「世界自由日」,節日由來,係為呼應1775年美國政治家派屈克.亨利「不自由,毋寧死」名言,也是我國為紀念1954年1月23日從韓戰歸來的戰士,所訂定的紀念日。70年來,受前賢精神鼓舞,前仆後繼爭取自由的感人事蹟無數,令人敬佩,可見普世「爭自由、要民主」風潮,從未因時代久遠而淡化。

 政府倡設「123自由日」的另一意義,旨在彰顯「自由」之可貴。從古至今,自由多是在無情戰火下,以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彌足珍貴。以自由為根基,我國的民主制度不斷提升,構建了穩定和諧的社會;反觀以共產主義為信念的威權國家,人民往往渴求自由而不可得,令人唏噓。當今世界,共產與威權主義氣焰囂張,在烏俄戰爭即將屆滿2年、以哈戰事方興未艾之際,人類仍須為「實現世界自由」的理想,付出心血與努力。

 回顧歷史,韓戰爆發的原因,係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於1950年1月發表「美國的太平洋地區防線」,主張防禦範圍包括阿留申群島、日本、沖繩和菲律賓,臺灣和朝鮮半島則未列其內。時任北韓領導人金日成認為「統一的機會來了」,遂向蘇聯和中共請求派兵助其南攻。當時,中共甫竊據大陸,對內統治尚未站穩腳步,但仍與蘇聯沆瀣一氣,出兵「軍援」;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凌晨,跨越北緯38度線,揮軍侵入南韓,4小時內,即攻破南韓防線,直驅漢城(首爾)。

 北韓入侵,南韓始料未及,因此,戰爭初期即造成重大傷亡。美國有鑑於蘇聯、中共皆參戰,恐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遂於6月27日宣布出兵朝鮮半島,並協防臺灣;6月30日,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美國陸軍參戰,美軍順利於仁川登陸,並扭轉戰局。直至1953年7月27日,交戰雙方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戰事始告終結。

 「123自由日」帶給我們的啟示是,「自由」是需付出代價的,必須透過持續的努力實踐,方能有以致之。當年,南韓未能認清共產國家的邪惡面目,以為「北韓也是朝鮮族」,不會自相殘殺,因此在國防安全上準備不周,終致北韓等共產軍隊長驅直入首都。殷鑑不遠,我們必須體認,唯有以強大的國防力量為後盾,才能讓敵人不敢輕越雷池一步,自由、民主、繁榮始能落實。

 然而多年來,世界局勢雖有很大變化,但共產主義並未消失,人類社會仍常受專制獨裁政權威脅,其中,最大亂源當然是中共。「123自由日」適提供我們重溫歷史的機會,也讓世人清楚了解,唯有正面迎戰中共威權擴張,才能維護獲之不易的自由民主。

 隨著中共軍事擴張,不斷在東海、臺海和南海掀起衝突,位於第一島鏈核心位置的我國,已成為遏制中共威權主義向外蔓延的最重要堡壘。美國、日本、澳洲和歐盟等全球自由民主陣營,愈來愈清楚,兩岸問題不僅關乎中華民國的安危,也攸關自由民主價值能否持續,唯有中華民國能夠堅定挺立,延續自由民主精神與意志,共產狂潮方不致襲捲、蔓延。

 國際間日益認清,中共對內殘害人權、壓抑民主、限制自由,對外則藉「一帶一路」輸出以威權統治為本質的「中國模式」,對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及全球和平穩定,已造成巨大威脅,必須齊心協力抵抗、遏阻。

 去年12月20日,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和加拿大菲沙研究所發布《2023年人類自由指數報告》,在165個司法管轄區中,瑞士蟬聯人類自由指數最高國家,我國排名第12位,為亞洲最高;中國大陸則排名第149位,位居末尾。這不僅是政府和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更代表國人的自由理念與想望,已然生根茁壯。

 本週四,「1年期義務役」役男即將報到入伍,增添國防新力量;我們相信,以扎實訓練為本的強大軍隊,才是強化防衛能量、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正如同70年前,中華民國成為逃離中共統治的1萬4000名反共人士的自由之地,此刻,我們依然站在第一線,擔當反抗中共一黨專制和威權主義的自由燈塔。

 時代在變,但自由、民主的價值則為舉世認同。當今世上仍有許多人身處戰爭陰霾,我們必須透過堅實的國防力量,捍衛國人引以為傲的自由成果,並與國際間自由民主的力量結盟,努力實現全球自由民主化目標。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