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的誕生,是無數有守有為的青年志士、革命先烈們犧牲奮鬥,拋頭顱、灑熱血,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經過無數次的艱辛挑戰以及十次革命挫敗,所換來的成果。當年如果沒有與妻訣別的林覺民、沒有「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秋瑾、沒有熱血犧牲的英勇烈士,就沒有今天的中華民國。在緬懷先烈英勇事蹟,為可歌可泣的建國史實感到無比驕傲與光榮的同時,全體官兵尤應效法先烈的豪情壯志,砥礪崇高的武德修養,深切體認「軍人愛國家、愛百姓,保家衛國即使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的道理。大家要把「國家、責任、榮譽」擺在第一位,以「國家」為中心、「責任」為依歸、「榮譽」為動力;在平時將武德的修為,融入個人的日常生活,建立「效忠國家、服膺憲法、愛護人民」的信仰與價值,為實踐理想而義無反顧,甚至願意犧牲生命報效國家。因此,傳承辛亥精神就在彰顯「救國家、救民族、救同胞」的偉大情操,以及「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愛國意識。
美國故總統甘迺迪曾言:「評斷一個國家的品格,不僅要看他培養了什麼樣的人民,還要看他的人民選擇對什麼樣的人致敬、對什麼樣的人追懷」,來強調尊敬、紀念歷史對一個國家、社會的重要性。回首開國之初,先賢先烈發揮對國家民族的大愛精神,為救亡圖存,不惜犧牲小我倡導革命,為開創民國新紀元而努力,充分展現炎黃子孫不畏艱苦之堅韌性格與精神,也使中華民國的國祚無論在如何艱苦的環境中,均能延續不朽。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學生第二大隊)
發揚辛亥精神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