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多年前,抗戰期間來華助戰的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與飛虎隊(The Flying Tigers),可說是二次大戰時中美並肩抗敵的象徵,也是民國軍事史與對外關係史上傳奇的一頁,從美國志願大隊「飛虎隊」成軍開始,中美空軍合作的模式即已形成,其英勇抗日,不但牽制日軍,也是抗戰勝利的重要因素,這段史實彌足珍貴,深值後人緬懷與效法。
陳納德將軍適時幫助我國發展空軍戰力,對我國戰力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其中「美國志願大隊(AVG)」所使用P-40型戰鬥機,於機首漆上鯊魚嘴造型,似空中老虎一般,又有「飛虎隊」的別稱,名稱隱含中文「如虎添翼」意味。陳納德將軍後來也擔任由AVG改編而成的「駐華航空特遣隊」(CATF),及擴編成立的「第14航空隊」指揮官。此外,抗戰時期航空委員會發給每位來華美籍飛行員一個「血幅」的布質證章,上頭繡著中華民國國旗,並寫有「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救護」等字句,象徵中美並肩作戰的同盟關係。美籍飛行員通常會把血幅縫在自己的飛行夾克上,避免在飛機迫降或遭到擊落時,因為語言不通,得不到中國民眾的協助。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學生第二大隊)
飛虎精神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