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本自衛隊招募作為
為確保永續發展與安全,世界各國都會按照國防需求、設計適切的兵役制度;其中,以募兵制維持軍隊的永續經營,雖然有許多優於徵兵制的利基,但也有些許障礙需要克服,包括如何從適齡男女中招募到部隊所需的人員,這就是募兵制最大的一個挑戰。
  經常需要派遣軍隊遠赴海外作戰的美國,實施募兵制已經行之有年,但對於招募工作人員來說,工作一點也不輕鬆。不管在部隊還是退伍以後,美軍的福利都讓人望塵莫及,但由於美軍隨時準備上戰場,所以要在美國本土招募新兵,確實具有一定的困難度。有時候同一個招募中心、但不同軍種的招募員之間,也會為了多爭取一個兵員,而經常使出渾身解數彼此競爭,只為了讓一個新兵到他們的辦公室簽下一紙契約。
  反戰聲浪影響招募成效
  再以我國周邊的日本為例,其自衛隊是一個在亞太少數的全志願役部隊。自衛隊各軍種目前僅編滿百分之九十左右,對於一個人口達一點二七億,適齡男女約四千多萬的國家來說,要招募二十六萬九千四百七十九員(包含文職在內),理應不是一件多難的工作,但事實卻非如此。
  當前日本在招募新兵方面,仍然面臨許多不少社會認知、歷史所遺留下來的問題,包括軍人的社經地位不高、待遇不佳、無法順利成婚等,這也使得特定國籍人士以自衛隊員為結婚對象的原因之一。即使二戰已經結束70年,不少日本人還是對戰爭相關事物感到厭惡。走一遭日本一般的書店就會發現,你幾乎不會找到以「軍事」為分類的書架,相關的書籍都會被歸類為歷史、科學或休閒類,軍事雜誌則是定位在「情報誌」。從這就可以知道「軍事」這一詞對於某些日本人而言還是一個禁忌的詞彙,要在這麼樣一個環境招募到合適的新兵,沒有十足的創意還真的無法辦到。
  強力推廣軍事展演活動
  因此,日本一年到頭、各地區駐屯地,時常舉行基地開放活動,其內容非常多元,除了部隊的表演以外,還會有民眾的體驗活動。如海上自衛隊廣邀適齡國民報名參與軍艦出海的體驗活動,陸上自衛隊則有直升機、裝甲車;航空自衛隊有運輸機試乘的機會。海上自衛隊遇到舉辦海上「觀艦式」(即海上閱兵)時,也會適度讓民眾上船同乘出海觀禮,陸上自衛隊定期舉辦「富士綜合火力演習」(實彈射擊操演),民眾可以到場直接感受各種火力打擊的震撼。
  與民同樂的部分則有不定期舉辦的音樂會,與民間出版社合作推出各營區餐廳的特色美食食譜等,希望能夠喚起民眾共識,改善原本厭惡軍事事務的態度,並從中尋找有志參與的青年入伍從軍。
  宣傳手法兼顧創新與傳統
  至於募兵文宣部分,日本防衛省每年均固定製作招募影片,各軍種亦按照各自的需求製作短片。年年都設定不同的招募概念,有的單位走較為傳統的路線,也有訴求主打年輕人聽得懂、或較為能夠接受的語言為出發點。但可以發現的是,有愈來愈多的影片內容,都以模仿動漫或電動遊戲的模式,去打動年輕人的心。
  除了最流行的短片之外,日本官方也沒有放棄傳統的宣傳路線。較為常見的手法,仍然是舉行募兵說明會,和利用人來人往的地鐵站張貼招募廣告。一般民眾最容易接觸到的就是這些招募海報。海報內容活潑且擁有足夠的資訊,使得民眾可以馬上了解薪金、升遷規劃、任務型態等。還有民間出版社參與,把其它諸如在營、休閒生活、結交伴侶、女性官兵的家庭生活、退休後發展等內容都逐一介紹。同時還介紹各部隊的任務型態、所需人力、訓練過程都一清二楚完整呈現給讀者,使得民眾可以有更多的管道,深入了解加入部隊的資訊。(轉貼自青年日報http://news.gpwb.gov.tw/book.aspx?ydn=f2KgAkk4mpLkKacMaa%2b0zITBHLB99xnyw1Uw6ryvrebJqDEGlVHm58LsEn0fp1HyxOhRop%2fMqcFlmCpGoC33dg%3d%3d)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