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鳳山趴趴走 官服體驗遊書院
(記者賀山報導)高雄鳳山為現今高雄市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工商發達,生活機能便利,富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曾為臺南府城以南最繁華的縣城,由古城河及砲臺遺蹟就可顯示出此地在當年的軍事、政經地位。
曹公祠為高雄市鳳山區的古老廟宇,供奉清代台灣鳳山知縣曹謹,由於曹公任內政績輝煌,鳳山縣民遂於鳳儀書院東側建祠,於其誕辰時捐立「正德厚生」匾額於祠內,庭院左側有碑林,曹公廟門前有一排石碑,石碑上保有曹謹的親筆字跡,十分具有歷史意義;進入曹公廟門後為天井,天井下有一道門牆,其有畫風不俗的裝飾畫點綴,造型顯得十分特別、古樸,紅側門則配上紅磚砌的台階,富有古色古香的風味。二次大戰後,曹公祠在1992年11月1日據說因玉帝降旨而更名為曹公廟,並開始立神像祭祀,香火延燒至今。
清代鳳山縣有新舊兩城,因林爽文事件,原設於現左營的舊城較為殘破,而其中的屏山書院亦較為不完整,因此於1814年於鳳山新城內設立鳳儀書院,此為台灣現今最大的古書院,也是高雄熱門的三級古蹟,園區地大寬廣,現場還佈置可愛的清代造型雕像,重現舊時書院的人文風情非常適合親子活動,也適合跟好友們一起分享穿越時空的樂趣,若有機會到高雄絕對不能錯過!
位於高雄大東捷運站的鳳山大東的三民路已有50年歷史,比起一般的家具街,這裡更增添了許多傳統民俗特色,為大東文化藝術中心最著名的地標,從五十年代起,便發展出全長六百多公尺櫛比鱗次的傢俱店,因鄰近雙慈亭、龍山寺,商圈最大的特色是雕工精緻的供桌、佛像、燈具等佛具,古色古香的老街與濃厚的宗教氣息構成風格獨特而集中的傢俱商圈 。
約莫一百多年前,渡海來台的打鐵匠來到高雄鳳山,看到新城東門碼頭內繁榮的景象,便認定此地為最佳創業基地,直接在現址開業,鳳山市打鐵街因得地利之便,迅速形成農業社會的鐵器製造中心,生意應接不暇,處處充滿鐵器昌盛的榮景。
今日的高雄鳳山已躍然成為南台灣的觀光文化重鎮,古蹟眾多林立,老街斑駁滄桑,時間在古老的街道與建築上留下歲月的足跡,懷舊打鐵街巷、有趣的官服體驗都是鳳山珍貴的遊憩資源,來鳳山,親身走訪一回,深刻感受古城藝文之美。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