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古寧頭戰役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不管是大人小孩更何況是身為軍人的我們,在我第一次聽到這場戰役是我在國中時期上歷史課時,為什麼這場戰役會如此重要就讓我簡單地述說一下,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七日,共軍佔領廈門後,立即著手於佔領金門要作為佈署,主要目地是為了奪取台灣,並於二十四日晚間集結渡海,二十五日凌晨開始在金門島北面海岸登陸,展開了震驚中外古寧頭戰役的序幕。戰役一直持續到二十七日才結束,如果要與對日抗戰後國內之間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相較起來,這場戰役的規模可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其意義卻極為深遠,因為這是國軍在遷進台灣後提振士氣的一場勝仗,更是一次關鍵於中國近代史的戰役,由於古寧頭戰役的結果,影響了國軍由敗而勝的轉捩點,造成海峽兩岸分治的開始,也同時也挽救中華民國的命運,開創當代歷史鼎立的新局面。
同發生於金門的兩場戰役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炮戰,這兩場戰役相隔大約十一年的時間,如果沒有深入去了解的話,還真的會誤以為是同一場戰役只是別稱不同而已,其實這兩場戰役所代表的意義與影響大不同,蔣介石於一九四九年初引退後,我國國軍節節敗退,只剩台灣與部分沿海島嶼仍在我國政府的控制下蔣介石下令金門不能再失守,以免台灣難保。中共挾著赤化台灣的餘威,意圖一口氣攻下台灣,在一連串戰爭皆捷後進攻金門不免有些輕敵,誰也沒有料到在金門吃了個敗仗,中共此後也意識到渡海登陸戰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再輕易嘗試,同時古寧頭戰役對我國國軍有提升的作用,台海也得以保全至今。而相隔十一年的八二三炮戰,視為中共的再次嘗試,但並沒有像上次一樣魯莽渡海登陸,而是意圖以砲擊金門與封鎖金門來達到戰爭目的,但是在海戰空戰皆在我國國軍的掌握之下,中共再次知難而退,當時也使得中共放棄武力犯台的決心。
其實每一場戰爭的發生,就一定有人員的傷亡,也意味著有人年紀輕輕就沒有了丈夫、有人無家可歸,還有年邁的老人沒有了孩子,還要拖著體弱的身體在外工作 ,而為了保護我們台灣這塊寶島出外打仗的男人們,他們為了保護家園及家人犧牲奉獻的精神,我非常敬重這些先烈們,他們明知道戰役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樣,一去不回,但是為了後代子孫們未來的安居樂業,這種誓死的決心,像現在生在沒有戰爭時代的我,我真的無從得知他們是抱著怎樣的心情去打仗,如果沒有踏上軍人這條路,我想我應該沒有這個機會可以更深入瞭解到,我們現在所居住著這塊福爾摩沙,曾經經歷過這麼多的腥風血雨。
現在的戰爭未必會像之前的一樣以打打殺殺的方式,反而是以電子戰或是竊取國家機密等方式來消弭台灣,所以身為軍人的我們及大家要時時刻刻的提高警覺好好保護這塊得來不易美麗之島。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