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浩「生華」抽象畫展五月高雄福華名品展出
【記者崔家齊高雄報導】跨足美術、音樂、戲劇等專業藝術領域的鄧志浩,5月1日至31日將在高雄福華名品地下一樓舉辦「生華」抽象畫展,展出16幅精心作品。從事抽象畫創作二十餘年的他,以東方美學思維與水墨印象融合西方抽象畫技法,1996至2017年於台灣、新加坡、美國、羅馬等地辦理個展及聯展,去年更獲美國網路藝術平台Artsy Shark推薦為「全球二十位最值得收藏的畫家」之一。

策展人華巍藝術網執行長賴慕芬表示,鄧志浩早期曾是民歌時代「鄉音四重唱」一員,後來加入蘭陵劇坊、成立魔奇及九歌兒童劇團、移民加拿大、回台開畫展、搭木屋、開餐廳到創辦「只有偶」兒童劇團,鄧志浩自認是「工作比較多元」的人,不管是唱歌、繪畫、做大餅,鄧志浩都秉持著「不斷創作,維持品質」的態度。

鄧志浩1995年到新加坡開演唱會時,拜當地抽象畫大師黃意會為師,開始從頭習畫,獲恩師傾囊相授,技法大為精進,初期用色鮮艷,整張畫布畫滿,這次展出的作品中,就有三幅這個時期的作品;近年來他的畫作則見不到濃妝艷抹,反而是返樸歸真,不但色彩平淡許多,用色也趨簡單,甚至留白部分比用色部分還多,留給觀者更大想像空間,風格獨樹一幟,作品深受藏家喜愛收藏。

他認為不論何種藝術形式,創作者必須先建立自己的美學概念,就像侯孝賢、徐克的電影有自己的味道及風格,他的美學概念是「喝茶吃飯,一切如常」,技法概念則是「點墨無形,空刀留影」,走的是現代抽象水墨路線,國外有人說他的作品有宋代的精神,有大山大水,也有留白,尤其留白讓畫面更滿更飽和,西方技法講究的是結構,東方只有陰陽、虛實和緊鬆。

鄧志浩認為畫要流動,不能畫死,就像人有生老病死,有生命的畫是動態的,創作時的空間也是無限大的,不能被有形的畫框給框住了,而是要破框而出,框外的世界才是創作的理由,才是創作的重點。

鄧志浩喜歡用「玩」來形容自己面對創作與生活的態度。他把「玩」分成三個階段:剛開始是單純天真地玩,一旦玩出東西以後,就必須很認真地面對自己創造的東西,最後去蕪存菁,把好的構想留下來,這個就是創意。

他指出,從事創作有很多東西必須內化,必須有感而發,得認真去體會生活、體驗人事物,才能展現深度與厚度,過程必須克服自己既有的習性與劣根性,這就是修行,他說:「任何事情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操練,要不斷地去操練、去深刻體會反芻。」

照片說明:
1.鄧志浩「生華」抽象畫展在高雄福華名品地下一樓登場。
2.鄧志浩抽象畫的留白讓畫面更加飽滿。
3.鄧志浩的大幅作品動輒超過一人高。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