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雲南文化月相約佛光山
【特派黃富貴高雄報導】七彩雲南•相約臺灣“弘揚中華文化、共賀新春佳節”由大陸雲南省台辦、雲南省文化廳、雲南省民宗委和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的“七彩雲南•相約臺灣”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雲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麗江市人民政府、雲南民族博物館、雲南省普洱茶協會、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具體承辦。文化月活動從2018年2月10日至3月1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盛大舉辦。

此次活動共88場次活動(其中演出18場、非文化遺展演15場、民族服飾展演38場、奉茶活動15場、絢麗佛光雲茶論壇1場、麗江旅遊推介會1場)。

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暨非遺文化展

多民族的雲南是服飾的寶庫。2月10日至3月18日,在佛陀紀念館本館舉辦雲南少數民族服裝服飾展暨非遺文化展。雲南民族博物館挑選展出213套、572件、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壯族、傣族、苗族、僳僳族、回族、拉祜族等25個民族服裝,展示雲南各民族傳統服裝服飾特點,展現古樸的服飾製作藝術,展示雲南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造燦爛的民族文化。

藏族白頭金剛面具以及各種宗教法器、祭祀圖畫、經文典籍,折射出雲南各民族千姿百態的審美。瑤族的採摘刀等生產工具和酥油茶壺、檳榔盒、包銀碗、竹根煙斗等生活用品都堪稱精品。白族龍頭三弦、壯族魚鼓、拉祜族葫蘆笙等民族樂器,巧奪天工、形狀豐富。

玉龍納西族塔城《勒巴舞》第七代傳人、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東巴,擅長于傳統東巴畫、東巴象形文的書寫繪畫的陳四才,雲南刺繡工藝大師、擅長苗族傳統刺繡技藝的廖力耕,哈尼族文化傳承人吳志明、 擅長於哈尼族《四季生產調》等傳統民間歌謠器樂的奏唱及哈尼族傳統刺繡技藝的陳夏苓等4位元藝術大師通過靜態展示、現場製作、互動體驗等方式,展現雲南傳統的精湛工藝技法和古樸的藝術風格。

雲南民族文化歌舞演出

2月16日至3月2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辦以“文化雲南、和諧雲南、奮進雲南、幸福雲南”為主題的雲南民族文化歌舞表演活動。昆明市民族歌舞劇院創作演出強烈生活氣息和濃郁民族風格的優秀節目。民族舞蹈《香格里拉》、《花歌》《紅魚》《雲海中的阿佤》,經典民歌《小河淌水》等節目,將展示獨特的民族風格、獨特的地方特色和演員們嫺熟的舞蹈技巧。節目在全國舞蹈比賽中,多次榮獲國家“文華獎”、“荷花獎”、“孔雀獎”及全國單、雙、三人舞蹈比賽和CCTV舞蹈比賽大獎。

絢麗佛光--雲茶聯誼活動
2月16日至28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雙閣樓舉辦絢麗佛光--雲茶聯誼活動,活動由雲南省普洱茶協會組織普洱茶知名品牌代表參加,專門設立的茶品飲區每天現場奉茶。來自雲南專業茶藝師每天身著雲南民族服裝,現場提供普洱生茶、熟茶、老茶品飲和茶道展演,民眾盡可暢飲雲南西雙版納、純正地道的普洱茶,感受潔靜正雅茶道文化。

2月28日下午,舉辦主旨為“文化自信與美好生活”的中華茶文化論壇,將邀請兩岸知名茶人齊聚,開展以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傳統文化、當代生活美學和普洱茶大健康的話題交流。雲南弘益大學堂帶來融合茶、花、香藝術形式的中華傳統。
麗江旅遊推介會
2月28日上午,在佛光山佛陀紀念舉辦“柔軟時光 夢幻麗江”為主題的麗江旅遊推介活動,介紹麗江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旅遊資源,推介智慧旅遊和新興旅遊線路和產品,展示風景如畫、生機勃勃的大美麗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雲台交流與合作。

活動時間選擇在2018年春節期間,寓意著歡樂、團圓、喜慶、祥和,間接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友誼,促進兩岸同胞心靈融合,引發積極的推廣作用。

該次別具特色展演雲南省共派出了150餘人的代表團,為臺灣民眾體驗雲南的民族文化,無論是民族歌舞、民族服飾還是非遺傳承人、普洱茶展演,都是能夠充分體現七彩雲南魅力和特色的精品,透過15天80多場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把雲南自然風光、資源稟賦、文化產業、高原特色農產品和旅遊產業推介給臺灣民眾。

今年春節,佛光山將舉辦“光照大千”跨年3D光雕祈福活動,利用3D光雕的藝術投射在佛陀紀念館的本館、八塔,以遼闊的夜空為畫布,雕塑出唯美的燈光造影,再搭配光彩奪目的煙火秀,燦爛絢麗的畫面令人震撼。這場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把來自雲南的孔雀舞融入其中作為重要內容,雲南也成為大陸首個全面參與佛光山跨年主體活動的省份。屆時,通過3d光雕全息投影技術、雲南孔雀舞、星雲大師祈願祝福三者完美結合,為兩岸同胞、為世界人民祈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