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大武山文學獎頒獎通知
【記者黃飛龍旗山報導】媒體記者黃山高獲得2016大武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22日屏東縣政府文化處通知參加頒獎典禮,這是他本人第56個文學獎,創作理念表示,東港是漁鄉,近年來發展觀光,漁港碼頭除了許多外地魚販前往批發購魚外,旁邊的魚市場也擠進外來遊客品嘗海鮮,一般民眾卻很少人知道「海腳」漁人撈捕作業的辛苦情形,特此報導分享經驗。

黃山高跑船10年,下船後擺夜市路邊攤3年,接著擔任媒體記者30餘年,現任臺灣新新聞報記者,今年獲全美台灣客家文化基金會選拔為2015年度客家台灣文化獎,頒獎美金1千元,歷經數個月,昨天彰銀才轉兌成功。著有羅漢風雲、活力青草藥、六堆風雲、高雄縣作家作品集「大象山風雲」、2009內門宋江藝陣文化、2015國藝會補助出版「不死鳥」等6本書。

其著作「六堆風雲」,曾獲2004屏東縣「大武山文學獎」報導文學獎,台灣史上的林爽文和莊大田革命戰事,那場戰爭中,客家義民軍分成「六堆」出堆作戰的地方,就是在高屏地區,「六堆」也因而成了客家重要歷史根源。當時領軍作戰的六堆義民軍總副理黃袞留下一本當時出堆作戰的戰爭日記「邀功紀略」,黃袞子孫細心保存二百多年並攜帶來台,對「六堆」史實考據具極重要的拾遺補缺文史意義,黃山高即以先祖留存的「邀功紀略」報導而獲獎。

本次獲報導文學首獎的「海腳」,是描寫與海搏命的寫實經驗,他描述漁船是靠大小不同的繩索,將全家性命與海底性命相連;有形的繩索、或無形的航線,都牽掛著生活重擔。「抓魚郎」就是「海腳」,這是東港和其他漁港的專有名詞,就像耕海的海牛,犁遍滿是岩礁的海底,抓網犁的「漁人手」,老繭厚到手指無法蜷曲,那是為生活與大海搏命留下的痕跡!厚厚的繭須先用熱水泡軟再用小鋼刀刮皮,刮了幾次都還無法蜷曲,在當兵前體檢時,負責檢查的人為了手指無法彎曲扣板機而傷腦筋討論是否能當兵,因他們沒碰過手繭厚到無法彎曲的案例,他們不知這是「漁人手」。

圖說 媒體記者黃山高獲2016大武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文化處通知參加頒獎典禮,其著作「六堆風雲」曾獲2004大武山報導文學獎。   (黃飛龍)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