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雅文/高雄報導】輔英科大校院合作成果豐碩,「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研發的腸道菌相檢測套組及益生菌,更是全台科大唯一商業化腸道精準醫療商品,十九日校方與高雄醫學大學共組「微菌叢聯盟」,共同提升南台灣微菌叢植入技術,造福人群。
校長顧志遠說,該校是全台唯一附設醫院的科技大學,在一加一大於二的整合優勢下,結合臨床醫師專業經驗及大學教授學術後盾,成效事半功倍。
「吃大便,不再是罵人髒話,而是救人的先進醫療。」媒體日前報導一名五歲大誤食強鹼的男童,「吃」哥哥大便而痊癒的案例。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吳登強帶領胃腸內科團隊,完成八例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的臨床個案,其中一名家住台北九十三歲老翁,去年因肺部及尿道感染,每天拉肚子十多次,抗生素束手無策,後來南下高醫,診斷是困難梭菌感染引起的「偽膜性大腸炎」,一個月內灌入兩次兒子的大便,終於康復笑著回台北。
輔英科大「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主任葉耀宗表示,台灣面臨高齡化社會,老研中心成立二年成果豐碩,整合醫技系及資管系專長,建置全國技職體系第一個精準醫療實作場域,獲致各界高度評價。
輔英科大昨天舉辦「校院成果展暨微菌叢應用與數據分析研討會」,邀請吳登強、陽明大學張傳雄教授、楊明哲執行長、楊舜鈞經理及多間醫院、檢驗所專家,一同分享輔英校院合作成果,研討會以行動劇揭開序幕。
輔英科大昨天並與高雄醫學大學共組「微菌叢聯盟」,由高醫建置「腸道微菌叢植入中心」、輔英成立「微菌叢應用聯合研究中心」,結合雙方豐富經驗,共同優化微菌叢植入技術,並建立糞便銀行資料庫,開發微菌叢應用與技術服務,嘉惠社會。
葉耀宗表示,二年來老研中心成功開發微菌叢分析檢測平台、健康食品認證平台及美妝保養品開發平台,共研發益生菌產品及美妝保養品十五項,一家衍生企業,產學合作及各項計畫共約二億元,今年還獲得教育部一千八百萬元補助,成立「跨院系智能化精準醫療實作場域」,殊屬難得。
輔英科大與高雄醫學大學合作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