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雲台文化“尋寶”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特派黃富貴昆明報導】2022雲台文化尋寶暨臺灣大V雲南“尋寶”系列活動7月10日至15日在雲南大理、昆明舉辦,包括臺灣知名學者邱毅、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等在內的20餘名兩岸嘉賓,參與此活動,參訪團先後赴大理、昆明,用鏡頭記錄下了雲南特色的民族文化,兩岸文化聯結的人、物、事,及雲台文化、經貿交流合作的真實圖景。

該參訪團走進大理州鶴慶縣、劍川縣與大理市喜洲鎮,實地感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鶴慶銀器鍛制技藝、劍川木雕工藝、白族紮染的發展歷程和成就。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邱毅與非遺傳承人寸發標、母炳林、段四興、段銀開等人對談,劍川木雕、白族紮染等傳統工藝名聞海內外,在新華村銀器小鎮、璞真白族紮染博物館等地,不少年輕人體驗、學習非遺技藝。

▼2022雲台文化尋寶暨臺灣大V雲南“尋寶”系列活動

在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之路劍川分館、沙溪古鎮,一行人瞭解了南方絲綢之路歷史和馬幫文化;在喜洲古鎮,參觀了白族農耕藝術館和嚴家大院, 此外,大理處處是美景,令參訪團連日來不禁感歎大理之美,漫步在大理市洱海生態廊道,美麗風光引人入勝。近年來,洱海生態保護成果顯著,水質改善、海菜花開滿水面、環湖治汙體系不斷脫變,打造一張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名片。

同時,邱毅教授與參訪團一行參觀下關沱茶銀橋廠區、下關沱茶博物館,沱茶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室,與下關沱茶公司原董事長羅乃炘、雲南農業大學教授周紅傑、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杜發源圍繞下關沱茶百年傳承,雲台兩岸茶文化交流、茶產業合作品茗論道,邱毅教授還為下關沱茶廠題寫了 祥和兩岸情,振興茶文化的墨寶,與羅乃炘董事長在博物館門前共同種下喻意“兩岸一家親、雲台一家人的同心茶樹。

▼參觀西南聯大舊址


此外,參訪團還來到大理亞星大飯店,與大理亞星大飯店董事長薛一萍對談,與利舍客棧總經理孟憲勝、隱仙門園藝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吉強等台商圍繞“九二共識”30年來臺胞台商在大理的工作生活、享受惠台政策措施等融合發展情況進行座談交流。


2022雲台文化“尋寶”活動走近昆明,在雲南省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基本陳列《文明之光—青銅時代的雲南》,與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樊海濤,原雲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文物鑒定專家張永康等文化名人就古滇文明、古滇文化以及雲台文化交流合作進行對談交流,探尋遠古雲南文明之光,瞭解雲南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文化,展望雲台文化交流合作前景。

此行,兩岸嘉賓更為雲台的歷史聯結所觸動。在大理市周城村璞真白族紮染博物館,大家探尋遷台文化瑰寶《張勝溫畫卷》如何輾轉至臺灣的故事。《張勝溫畫卷》為宋代大理國畫工張勝溫及其弟子們所繪,其與同時代的《清明上河圖》一同被譽為“南北雙絕”。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時將該畫卷帶至臺灣,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一。

針對惠台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措施,雲南省出臺了惠台75條措施、10條措施,昆明市、普洱市、大理州等地相繼出臺惠台78條措施、43條措施、50條措施,進一步擴大雲台交流,促進在滇台企享受同等待遇,邱毅教授盼望臺灣年輕人要多到雲南來走走看看,來親身體會雲南之美。

▼邱毅教授與大理台商薛一萍(右)對談交流


#2022雲台文化尋寶暨臺灣大V雲南“尋寶”#昆明#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