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稅改革500周年 南港區各界化身馬丁‧路德為苛政勇敢發聲
抗稅改革500周年 南港區各界化身馬丁‧路德為苛政勇敢發聲

【記者程逸仙/台北報導】今(2017)年10月31日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全世界各地紛紛舉辦活動,紀念這位被譽為「人類史上意義最重大的革命」的先驅,因為他勇於挑戰權威羅馬教廷,批判教皇用贖罪券變相加稅,並指控教會財政處理不當,教義和信仰也偏離正道。贖罪券是當時教廷的重要經濟來源,他也因此觸怒教廷,然他的言論改變了宗教的面貌,也開創了德國近代歷史的新紀元。反觀500年後的台灣,雖然已經步入民主法治社會,可是國稅局卻仍用各種違背民主法治的手段強徵課稅,「賦稅人權」何止倒退500年!

法稅改革聯盟等單位呼應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特別舉辦「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於10/31當天在美國、台灣共16地舉辦,台北南港區法稅聯盟代表也特別邀請到校長、建築師、基金會執行長、企業家及青年代表舉辦論壇,藉由各行各業的菁英,共同為台灣的法稅問題提出建言,每個人都化身為勇於發聲的馬丁‧路德,希望政府能聽到人民的心聲,改善台灣的租稅環境,帶動經濟發展,讓台灣真正成為「以民為主 以法為規」的寶島。

上半場由各界菁英發聲,有教育界代表國中校長莊政龍、醫療界代表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及企業界副總余怡慧、營造公司總經理林世達及鋼鐵公司負責人陳光治等,提出他們在工作上所遇到的稅務困境及建言。

已經從事教育工作近30年的莊政龍體會到人權法治觀念應及早落實在中小學的教育中,向下紮根才能培養孩子正確的賦稅人權觀念。他也提到,在2013年以前是軍公教免稅,可是修法後就要開始繳所得稅,當時很多老師反彈,可是因為是依「法」課稅,所以大家最後也都接受了。但他質疑國稅局,只會要求人民「依法納稅」,可是國稅局有「依法課稅」嗎?以太極門冤稅假案來說,太極門為氣功武術修行門派,在台灣有上萬個宗教武術團體,從沒有因為收受弟子贈與敬師禮而遭到課稅,為何國稅局獨對太極門課稅?國稅局的課稅標準與法理依據在哪裡?

黃翠華一直致力於讓國人吃得更健康,基金會也都是義工,辦公室更是董事無償提供,可是國稅局卻無視基金會公益的性質,認為有租屋就要有租金收入,所以要求基金會支付房租後,讓董事再回捐,原本只是無聊的紙上作業,可是從中所產生2%補充保費,硬生生的要多繳給健保局。黃翠華說,基金會所有的善款都是善心人士捐贈的,應該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可是卻因為僵化的規定,而被迫要繳稅給政府,這樣的政府如何讓人民信賴呢?

余怡慧也提到企業界現在的困境,她說,最近有一個新聞,企業外派海外488位人員的薪資費用被國稅局剔除,雖提出行政訴訟仍敗訴。她不解的說,員工的薪資國稅局要課所得稅,可是在公司卻不能算是人事費用,這種不平等的課稅方式,暴露出國稅局根本不用查核,只要國稅局說了就算!就好像已經長達21年的太極門冤稅案件,國稅局不管法院的三審無罪無稅判決,也不管監察院對稅捐單位提出的七大違法糾正案,國稅局的權力已經凌駕一府五院!

營造公司總經理林世達及鋼鐵公司負責人陳光治都是血淋淋的企業受災戶,林世達在多年前被國稅局通知,說收受虛設行號的發票,除了須補營業稅外還要罰款,他覺得很冤枉,因為在事前皆已查核並確認是正常營業的公司,經提出證據後,雖然沒有罰款,可是還是要補營業稅!當時為了不想爭訟只好被迫再繳一次營業稅。看到台灣今年前三季稅收超徵1,323億元,其中營所稅超徵871億,他說,不知其中有多少是跟他一樣,被莫名其妙的又剝一層皮呢?

鋼鐵公司負責人陳光治的經歷更是慘痛,多年前他被國稅局通知查帳,帶了帳本過去,結果收到超過以往10倍的稅單!經了解後才知道,因為經辦人把帳冊弄丟了,竟然把原本應該是「買賣業」的稅率,改成了「加工業」,雖然承辦人員知道自己弄錯了,卻執意不肯改稅單,還說:「國家沒錢啊!不然你們去申訴啊!」雖然旁人都說不可能打贏的,陳光治還是花了近5年打官司,最後還是敗訴,淪落到被強制執行,連送貨的貨車都被扣住沒辦法營業,他逼不得已只好繳交那張10倍的稅單與利息,人也氣到中風,如今提起國稅局,他也只能搖頭嘆息。

下半場由青年代表發聲。畢業於中正大學法律系的楊士宜,因為媽媽的推薦,去年也進入太極門修心養性,念法律的她,接觸到太極門冤稅假案的時候,才了解到法稅改革的迫切性,尤其今年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林秋華等三位法官,無視弟子表明敬呈給師父的敬師禮是贈與,仍執意用沒有法條依據的「經濟實質宏觀角度」來認定敬師禮是學費,她說,以前教授常說「法官只是人、他不是神,他不可能會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所以才會要求法官需要依證據來判斷真相,而不是流於恣意」,可是行政法院的法官林秋華竟然公然在記者會上表示,因為年紀大了,看了,但忘記對人民有利的證據,這種不適任的法官,楊士宜強力呼籲應該要有退場機制,人民才能真正享有公平審判的權利。

在生技公司擔任主任的彭敏華,對於太極門稅案拖了21年,她說,「我師父教導我們分辨真假好壞對錯,該繳的1塊錢也不會少,不該繳的1毛也不能繳。」看到馬丁‧路德為了公平正義,勇敢批判教廷藉由「贖罪券」以金錢換取贖罪,他想到在台灣太極門冤稅案件一日沒有解決,就像贖罪券仍然存在,賦稅人權仍然沒有被尊重!

從小在太極門長大的李致達,面對21年的太極門萬年不死稅單仍無法撤銷,他認為最大的癥結點,就是行政法院的法官多直接採取國稅局意見,即使人民打贏了,法官也不會直接撤銷原始稅單,而是「發回稅捐機關另為適法之處分」,國稅局塗塗改改金額又開出另一張稅單!而《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在今年年底要開始實施,但納保法所規定的稅務專業法庭的法官,卻在司法院護航之下,讓原本敗訴法院原班人馬法官,100%通過申請!而納保官也是都用考績良好的稅務員自家人,這種打假球的心態,人民要如何得到應有的公平正義呢?

長相甜美的古珮縈,提起自己那個故意被自己忽視的燒燙傷疤,就好像政府對待太極門的方式,故意視而不見!她說,進入太極門後,感受到愛的能量,才明白從前對待自己的方式,是多麼不公不義!去年她和四歲的女兒一起參與了「今天稅不好,明天稅凱道」的稅改活動,讓她更希望藉由眾人的力量,一起呼籲國家創造良好的稅制環境,否則直接的受害者就是這一代的青年與下一代!

教育界代表台北市麗山國中校長莊政龍(左一)、鋼鐵公司負責人陳光治(左二)、醫療界代表癌症關懷基金會執行長黃翠華(左三),及與稅務息息相關的企業界科技副總余怡慧(右三)、營造公司總經理林世達(右二),及主持人謝國鐘(右一),分享他們在工作上所遇到的稅務困境及建言。


各行各業工作的青年們,提出他們對政府最深切的期盼。
主持人莊政龍(左一)、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法學組畢業生楊士宜(左二)、前台安醫院巡迴體檢行政人員古珮縈(中)、生技公司主任彭敏華(右二)及電子公司硬體工程師李致達(右一) 。

「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與談人與現場參與民眾大合照,共同期許為賦稅人權努力。

古珮縈與女兒參加「今天稅不好,明天稅凱道」稅改活動,希望公平的稅制能讓下一代更好。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