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小青/台北報導)
根據中正大學於二月份發布民眾對司法、警政滿意度的最新民調結果,有高達近八成民眾不信任法官審理案件的公正性,只有3成2民眾滿意檢察官犯罪偵查表現,顯見民眾對司法改革信心仍持續低迷,可說是司法改革大挫敗。近年致力於推動陪審團制度在台灣施行的台灣陪審團協會,對於司法院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後,無視民間的聲音,竟提出國民法官草案的一意孤行感到失望,8日至中選會送交提案,發起「陪審團」公投,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表示,將近7、8成民意支持陪審制,盼透過公投讓政府知道民眾期盼真正的司法改革。
包含台灣陪審團協會、台灣北社、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等民間團體,將2800份陪審團公投提案連署書送交至中選會,同時召開記者會。鄭文龍痛批司法院因為習慣於舊的審判制度而拒絕改革,所提出的「國民法官參審制」,依然是舊有的官僚權威式的審判方式,事實上仍是由3個主審法官控制6個國民法官,根本是「假改革」;並強調,人民不會滿意這樣的改革,而且繼續會受到司法的荼毒。鄭文龍表示,經民調有7、8成民意支持陪審團制度,政府就應該順應民意。他也說明,陪審團是獨立做有罪無罪的審判,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行之有年,像美國也用了400年,這是全世界審判的主流。
台灣北社社長李川信指出,過去台灣是司法院一院或是法官獨大、獨裁;獨裁之後所作的一些審判,基本上是受到人民質疑。他表示,有民間的力量參與之後,才能改變台灣目前司法的結構;最好的方式就是採行西方已經推行好幾百年,而且蠻有成效的陪審團。李川信強調,法官長期受到司法、法條的一個控制,想法可能有時候有盲點;如果是眾人參與的話,盲點會慢慢消失,對國民來講,對整個原告或被告都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可以減輕法官的壓力,因為台灣目前的司法案件很多,要審理花很長時間。由陪審團的陪審員分擔司法工作,減輕法官的負荷。
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張靜表示,希望陪審制能夠在台灣的司法審判中適用,因此必須透過陪審公投給執政者壓力。陪審制可以很快的讓台灣的司法威信以及法官的信賴度立即提升。張靜提到,因為陪審制的特點、本質,認定事實是陪審員或者組成的陪審團的權責,法官並不介入事實的認定。這個跟國民法官或者參審制是完全不一樣的。他進一步說明,法官不介入事實的認定,將會產生幾個效果:第一個,法官不會是恐龍;第二個,法官不會成為執政者的打手;第三個,法官的貪污率會迅速下降。
此外,張靜提到,陪審團協會在4月2號晚上,會有一場陪審團實務操作的介紹,希望透過實際的演練,能讓全民明白陪審制度的相關知識。他認為,說台灣人民的法治教育不足,所以不適合陪審制,是一個天大的誤會。法律人都有專業的傲慢跟偏見,但台灣的職業法官,最欠缺的其實是日常生活知識。
台灣陪審團協會發起陪審團制度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有關司法改革人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應該採取以美式陪審團審判為藍本的陪審制,作為我國未來刑事訴訟立法原則之創制?」根據公投法規定,提案人提案後,中選會將於30天內完成審核,以及相關資料核對。進入連署階段後,提案人於6個月內提出連署人名冊至中選會審查;若合於規定,將於10日內公告公投案成立,於公投日28天前發布公告,並舉辦至少5場發表會或辯論會。
圖說:
P1: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右二黑西裝)表示,將近7、8成民意支持陪審制,盼透過公投,讓政府知道民眾期盼真正的司法改革。
P2:台灣陪審團協會副理事長張靜(中)表示,希望陪審制能夠在台灣的司法審判中適用,因此必須透過陪審公投給執政者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