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長榮獅子會響應『為偏鄉音樂教育-慈善募款餐會』
「記者程豪/高雄報導」
07 ⽇,在君鴻國際酒店由主辦單位⾼雄市阿蓮區復安國小與佳⾳室內樂團所發起的一場『為偏鄉音樂教育慈善募款餐會』活動,並有指導單位⾼雄市政府教育局,協辦單位⾼雄市鄭光峰議員服務處、⾼雄市吳益政議員服務處、國際獅⼦會 300-D2 區、⾼雄市路⽵獅⼦會、國際獅⼦會 300-D2區屏東⾧榮獅⼦會、福輝螺絲⼯廠股份有限公司、仁祥復健科診所、宏安交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努力舉辦、奉獻愛心。

此次活動邀請貴賓有國際獅子會300-D2區 王鴻明總監賢伉儷、國際獅子會300-D2區 孫樹評第一副總監賢伉儷、屏東長榮獅子會 吳奇才會長與團隊、高雄路竹獅子會 蘇枝生會長、高雄崗鳳獅子會 、吳益政議員、鄭光峰議員、高雄市教育局 王進焱局長、高雄市社會局 姚雨靜局長、高雄市觀光局 曾姿雯局長、高雄市阿蓮區 陳恭府區長、佳音室內樂團 黃昭輝團長、仁祥復健科診所 盧俊良院長、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董事長 楊欽富夫婦、趙建銘建築師暨國際扶輪社社長、義大國際高級中學 李志成校長夫婦、義大國際中小學國際部 蘇珊主任夫婦、道明中學 林耀隆校長夫婦、前民權國小校長 洪秋龍夫婦、高師大經學所 鄭卜伍所長、興達港區漁會總幹事 郭展豪夫婦。

國際獅子會300-D2區與屏東長榮獅子會熱心公益,號召響應共同參與此次有意義的募款餐會,延續創會精神領袖蔡長鈞、與全體獅兄、獅嫂的公益精神,行善公益十年如一日。對此次的募款活動所捐贈的社褔金,期許能讓善款幫助到高雄市阿蓮區復安國小的學生,也可以讓許多孩子在完整的專業教育系統及完善的師資下,能不間斷的持續學習音樂,進而精益求精,長大後能以感恩的心去幫助更多人。國際獅子會300-D2區與屏東長榮獅子會帶著全體獅兄、獅嫂的之愛心,代表出席的有王鴻明總監、孫樹評第一副總監、吳奇才獅兄、張正順獅兄、康榮祥獅兄、李世睿獅兄、李朝清獅兄、陳冠名獅兄、高日紳獅兄、林文輝獅兄、楊家豪獅兄。

⾳樂教育在偏鄉極度缺乏,在偏鄉學習⾳樂是件困難的事情,不像市區音樂才藝教室密集度那麼⾼,更有可能在學校裡無法學習到最基本的音樂課。除了師資尋找不易,樂器與相關教學器材在經費不⾜的學校裡無法有完整的音樂教育課程。加上偏鄉地區課後社團的資源不足,在現今提倡多元化的學習,學校課後社團依規定以藝能活動為主。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調查,市區與偏鄉學⽣是喜愛參加社團活動的,但,偏鄉學校在經費與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多以體育項⽬為主,甚⾄有 16%的偏鄉學校是沒有開辦課後社團的。有許多學校,在兒童福利聯盟調查時也提出,在補助資源申請上遇到「不易找到輔助管道」、「不夠穩定」等問題,那麼勢必會影響到偏鄉學⽣學習的狀況。兒童福利聯盟也指出,偏鄉有許多家⾧因經濟狀況,必須到外地⼯作,難以顧及孩⼦,所以除了平常正規上課外,課後社團活動是能對孩⼦帶來正⾯引響。

音樂…能陶冶性情、安頓⼼靈!現今的家庭中常⾯臨很多困境,單親、隔代教養、貧窮、家暴、酗酒、毒品等問題,與都市相⽐,這些困境在偏鄉地區所佔的⽐例較⾼,使孩童與青少年原本應該純真活潑的年紀,被迫必須提早成熟,在學校與家庭之中無法選擇,因而容易困惑、遺失⽅向。

近幾年有許多⼼理學研究顯⽰,⾳樂課程對於腦部神經和⼼理發展的好處。2013 年德國經濟社會⼩組 ( German Socio-Economic Panel ) 發表⼀項不可思議的全⾯性⾧期研究「關於學習⾳樂帶來的引響」中提出,學習⾳樂的孩⼦「有更好的認知能⼒、學習成績、責任⼼和企圖⼼」。也有其他研究顯⽰出學習⾳樂有助增強閱讀及⼝語表達能⼒、幫助提⾼成績、有更好的聽⼒、更好的管理焦慮情緒、更富創造⼒、提昇⾃信。

經費的規劃以弦樂器為主,第⼀年樂器免費、社團課程教材補助、補貼教師⾞⾺費、協助建⽴⾳樂教育系統、課程規劃;課程時間為⼀年以上之⾧期課程;對象為⾼雄地區偏鄉學校課後社團之學⽣;課程內容設計為專屬課程之教材(⽬前以弦樂器為主),每期舉辦⾄少⼀場成果發表。

對於偏鄉音樂教育的願景,因偏鄉地區資源較都市短缺,有許多孩⼦屬於外籍配偶家庭、隔代教養家庭、單親家庭、低收家庭、雙親忙碌⼯作家庭,孩⼦們的課業和才藝學習較缺乏受關注,經濟上也較難有機會學習⼩提琴、⼤提琴等弦樂,期待社會民間團體或教育部可以有更多投資贊助偏鄉的音樂教育,讓音樂普及化,並定期舉辦音樂成果發表會,透過上台演出建⽴孩⼦們的⾃信⼼,建⽴健康的⼼靈與良好的品格,幫助青少年遠離菸酒毒品傷害,減少學⽣沉溺電腦遊戲玩成癮,確實幫助該地區營造更廣泛的和諧與互助,且激勵⼈⼼的善良風俗,期待有更多的資⾦補助,讓更多⼈有機會來報名學習⾳樂。

偏鄉地區除了教育之外,還有很多地⽅需要⼤家的關懷,在社會上也有很多機構致⼒於關懷偏鄉孩童與青少年,我們希望能以我們所學的音樂,帶給偏鄉孩⼦快樂與慰藉;偏鄉孩⼦固然需要實質上的幫助,但,更多時候,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看不⾒的東西。

學⽣放學後的時間,對器樂⽼師⽽⾔是⾮常⿈⾦的時段,但器樂⽼師到偏鄉教學所需的時間成本太⾼,如果沒有足夠的學⽣參與及⾞⾺費的津貼,很難使⽼師⾄偏鄉教學。

所以,期望能⽤⼀些資助,如:第⼀年樂器免費、⾞⾺費⽀出…等,使學⽣對學習充滿期待,⽼師更願意前往教學;不希望因為用慈善、善⼼之名義,⽽剝奪、迫使每位專業的器樂⽼師犧牲掉專業。

交響樂之⽗-海頓:「藝術的正面意義是使⼈幸福,使⼈得到⿎舞和⼒量。」對⼀些⼈來說,學⾳樂是遠⼤的夢想,對偏鄉的孩⼦們學⾳樂不單是夢想,⽽是因資源不⾜觸碰不到的寶物。我們相信能夠透過⾳樂傳遞愛,透過⾳樂傳遞關懷,⽤⾳樂在每位學⽣們⾝上種下種⼦,期盼數年後,種⼦們⽣⾧為茁壯的⼤樹、形成茂密的森林,將所得到的愛,回饋給社會。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