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稅務金融界鯊魚 解救崩世代
揪出稅務金融界鯊魚 解救崩世代

【記者許妮/台北報導】稅制應是社會貧富重新分配的機制,得以載舟覆舟,許多學者專家指出,現今制度設計有問題,讓經濟最弱勢的一群,長期被超徵稅收,政府與官員的思維到底離人民有多遠? 哪些是可以立刻著手的改革?民視新聞大解讀節目邀請前台大法律系陳志龍教授、王奕凱先生、王健安律師、蘇銘翔講師,在節目中暢談台灣現行稅制金融改革,政府應更貼近人民需求,政策方案應落實幫助人民,先行處理廣泛跟全民直接相關的稅務問題,拿掉體制中的鯊魚角色,打破有霸權的人不受法律拘束的情形,才能真正解決台灣的問題。

陳志龍教授談到近日連環金融弊案顯示,台灣的問題就是出在幫派私人互相包庇。探討稅務司法金融改革,第一、觀察現象:因少數人壟斷包庇,又沒監督機制與審慎監理,為了賺更多錢,開放制度,但卻失掉更多錢;第二、分析原因:少數人沒按正常規矩,出問題就用人民錢打呆帳,真正的問題都沒有解決;第三、解決方法:是要對症下藥,還是要繼續欺騙、篡權辱民,正常國家主人是人民,但這些單位卻認為他們才是國家代表,篡奪憲法上人民的基本的財產權、司法權、甚至行動自由等權利,這就是政府犯罪,他們不談邏輯,談辯證,欺騙術就是靠辯證,培養一堆奴才成為他的暴力系統,人民只是奴隸被宰的對象,人民基本經濟人權都不見了、程序黑箱、公權力封存、封口媒體自由、沒有檢討改革,這就是我們最嚴重的問題。

王健安律師長期從事稅務工作發現,台灣稅制也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上,財稅幫的思考離人民太遠,就薪資所得成本費用扣除問題,去年大法官才解釋違憲,薪資所得者從來都不能核實扣除必要費用,長期處於被超徵的狀態,但這卻是我們稅金的主要來源。年輕人才會是薪資所得者,其他年紀大可以自營獨立業務的卻可以扣除成本費用,稅制本質上都一直在剝削無法自立營業的薪資所得者。財政部一直都沒考慮人民真正的需要,只為自己稽徵方便,因為如果每個人都列舉,財政部課稅很麻煩,因此就把人民最基本的權利剝奪了;以前夫妻所得合併計算,綜所稅採累計稅率,2人加起來跳一級,這也是近期才被宣告違憲,但財政部還是要合併申報,還是以方便為主,但可以讓你分開計算,這件事其實是做得到的,財政部應該把基本侵犯人權廣泛跟全民直接相關的稅務處理好,而不是每天討論股利所得、未分配盈餘,那些有錢人的事情。

大學講師蘇銘翔表示,根據雜誌週刊統計,理想社會的高、低收入者應占少數,中產階級應最多,日本經濟學者大前研一說,所謂的中產階級是可以買房、生小孩,不會捉襟見肘,不會害怕公司倒、繳不出房貸,很不幸台灣現況是,大多數是低收戶,買不起房,不敢生小孩,這幾年國民平均所得是55-65萬台幣年薪,換算一個月5萬元,在台灣算是低收入戶,省吃儉用,每月3萬繳房貸,生活費2萬,很辛苦工作20年,可以跟銀行貸款600萬,在台北市只能買8坪房子,在新北市只能買20坪兩房一廳。

談到如何解救青年崩世代問題,陳志龍教授認為台灣最主要問題是,偷國家或銀行、把錢掏空的、權貴犯罪、政府犯罪等,這些巨型經濟犯罪都不抓,大型集團公司沒有公司治理,任由發行股票、騙鈔票。憲法是法律位階最高的,在國稅局引導下,竟是解釋函令最高,造成「哀鵝稅區」到處哀鵝遍野,解決之道超簡單,就把鯊魚拿掉,給人民米跟房子,回復正常國家,在德國就是除納粹化,人民生計就回復起來。

王奕凱表示,年輕人最需要解決的是未來的發展性,教育部預算應更貼近人民需求,更務實用預算強化產學的銜接;針對媒合求職的工作,也要把薪資透明化;扶養扣除額不應固定,如能把更多個人成本再列上去,可以鼓勵解決少子化的問題。王健安律師則談到技術入股課稅問題,以往正常所得稅課法,是有錢進口袋才要繳稅,但台灣稅法卻說,技術股換成股票等於賺到錢了要繳稅,如果因技術入股得一千萬股票,要先拿450萬出來繳,反而要先拿房子去貸款繳稅,國家的稅制並沒有鼓勵人民用能力知識翻轉人生,而且創業如果不成功錢就沒了,但稅已經先繳了,為何國家沒辦法等到最後股票賣出再課稅?

蘇銘翔則直指現今稅改方案拉大貧富差距,根據統計台灣貧富不均,44%財富集中在10%的人,剩下56%的財富才由90%去均分,我們期待政府照顧貧寒者實現公義,可是稅改卻讓富者越富,貧者越貧。陳志龍教授總結,台灣出現很多問題與錯誤,一定要除錯,要打破有霸權的人不受法律拘束的情形,任何人在法律之前都要平等,才能真正解決台灣的問題。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