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灣社區母語推廣計畫: 台東講客少年團,培育兒童與青少年持續推廣客語之美
台東生活美學館本次辦理「台灣社區母語推廣計畫」,重點目標對象是18至30歲的族群,位於台東的講客少年團,今年獲得本計畫支持,在年輕的家長群體與兒少的熱情響應之下,透過網路自媒體的實作,舉辦客話文學講座、線上青春對談、生命故事的自媒體工作坊、講客PIZZA派對等方式,鼓勵後生人拍攝客語YT影片,錄製客語Podcast,繪製LINE客語貼圖,一起來推廣客家話、行銷客家話,實踐讓母語生活化、年輕化的社區倡議◦

天光日工作小組在兩個月的工作時程內,已經產出客語YT短片6支,客語Podcast特輯6集,LINE客語貼圖-客家美食篇1套,串連三所在地國中小與高中,在社團中以客家藍衫為引導主題,辦理實體推廣活動,同時天光日行動的效應,這股從台東民間開始凝聚的兒少客語友善氛圍,也隨著今年世界客家博覽會的辦理,開始透過網際網路傳遞,在臉書各大客家社團內發酵,引起客籍KOL與多位客家社群的小編關注轉發,獲得來自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民眾的點閱收聽,也收到來自客家新聞電視台的電話關心◦
除了吸引社區民眾的參與,本地兒童與青少年不只提升了族群認同感與客語能力,走出了學校的母語教室,加入講客少年團的他們,也逐漸加深對於客語友善環境的參與感,網路活動結合活潑的實體推廣,吸引到其他非客籍族群也一起來關注客家文化之美◦
一連串的活動設計全程以客家話進行,鼓勵客語流利者協助口語能力還不流暢的人參與,創造出友善的同儕語氛圍,讓平常害羞不敢開口的人更有自信心說出客家話,這也讓前來參與的家長們了解到,在家庭日常中跟孩子說母語的重要性。
台東講客少年團「天光日行動」的幕後重要推手--彭歲玲老師表示,當家長與老師們看到年輕孩子的用心投入,展現出多元的客語自媒體作品時,所帶來的這份成就感與感動,就是她做客家薪傳工作最大的回報,目前講客少年團除了台東在地學員之外,陸續也有來自新北市、彰化縣、花蓮縣的家長與孩子表達強烈的參加意願,這些外縣市的兒少,目前透過自發的方式集結,由義務職的薪傳老師不定期上線關心、陪伴,結合數位原生代的特性,透過網路工具跟自媒體,打破交通與地理的限制,給青少年一個發揮客語能力的舞台,由青少年擔任客語傳播大使,帶動年幼的弟弟妹妹們繼續跟進,讓客家話的薪傳種子傳遞下去◦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