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糧倉大地慶典-漂鳥199縱谷大地藝術季:在自然與創意的交織中探尋藝術與文化的根源
【林文強/台東報導】「萬物糧倉大地慶典」之「漂鳥199縱谷大地藝術季」是一項深具文化與藝術價值的活動,於2024年在花東縱谷地區盛大展開。這個藝術季以「漂鳥」為主題,象徵著自由與探索,並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來詮釋花東縱谷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

這次的藝術季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分佈在台東和花蓮的各個景點,包括鹿野、關山、池上和富里等地。這些藝術作品與當地自然環境緊密結合,通過獨特的視角和創意,為觀眾呈現了不同的美學體驗。

首先富里鄉以“動物迷蹤 稻翼之歌”為主題,吸引了數十萬名遊客,並成功推動了地方觀光及產業的發展。今年的藝術季不僅延續了以稻草農廢再利用為核心的創意,更融入了瀕臨失傳的竹產業,展示出深具文化底蘊的藝術作品。

在這片被群山環繞的田野間,一件件藝術作品講述著自然、歷史與人文的故事。位於富里舊東里車站的《飄飄雲朵》由賴冠仲創作,透過風和稻浪的互動,營造出童話般的意境,孩子們的想像力在其中翱翔。與之對比,六十石山上的《白色飛翔》,由雷恩創作,展現了兒時夢想中的自由與追逐,呼應了大地與藍天的遼闊。

藝術家李在孝的《0121-1110=124041》通過樹與釘子的形象,將平凡無奇的素材升華為具藝術性與音樂性的作品,詮釋了人與自然的深層聯繫。而盂施甫的《相聚》,則以風的流動和短暫停留,表現了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此次藝術季更以竹產業為基礎,展現了如《飛穗》般的作品,步里赫森利用竹片隨風擺動的動態效果,捕捉了豐收稻穗的生命力與美感。《種子》則以原住民族的歷史記憶為背景,期盼透過藝術作品的呈現,喚起人們對原住民族文化的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丹尼斯・奧古的《石之火》位於鹿野鄉公所對面的大草皮上,喚起了人們對精神與希望的渴望。這件作品以輕盈的礦物質為材料,象徵著人類對大自然力量的尊重與景仰。馬可·錢凡內利的《Cloudscape》以漂浮的雲為靈感,詮釋了自然與工業的對話,強調了台灣經濟與工業實力的同時,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無限力量。

「漂鳥199縱谷大地藝術季」不僅是對藝術與自然的禮讚,也是對花東縱谷文化與生態的一次深度探索。通過這些藝術作品,觀眾不僅能欣賞到大自然的壯麗景色,還能體會到藝術家們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創意表達,進一步加深對花東縱谷的認識與熱愛。這場藝術盛會吸引了大量遊客,成為當地的一大亮點,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的文化旅遊發展。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