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持續致力於宗教對話,4月11日至8月31日,推出《宗教建築之美: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特展,以「人們因此而有盼望」為主題,帶領觀眾走入臺南後壁稻田間,承載百年祝福的天主堂,揭開信仰、建築與土地交織的美麗篇章。
繼2003年世界宗教博物館第一任館長漢寶德先生策劃的《虛擬聖境》,將夏特大教堂、婆羅浮屠、圓頂清真寺、佛光寺等逾10座全球知名的經典建築,轉化成具體而微的模型縮影並常設於宗博館7樓的世界宗教展示大廳之後;2025年,再延伸宗教建築之美主題,持續盤點台灣在地各宗教具有故事與特色的信仰殿堂,並以特展形式分享觀眾。
展覽分為三大主題展區,錯落於博物館兩個樓層,形成與館內常設展呼應的動線。7樓朝聖步道上的「人們因此而有盼望」,回應展名主題,聚焦信仰如何成為人心力量,展出楊森神父手寫的傳教日記、建設與宣教影像及建築模型。
世界宗教展示大廳輪展櫃的「稻田上的天主堂」,重現教堂的興建歷程及整修計畫,展出普立茲克獎得主、建築設計師戈特弗瑞德·波姆的手稿設計圖像、早期聖堂屋頂上的十字架、修復剖面圖及模擬圖,呈現教堂與土地的緊密連結。
6樓生命之旅廳消失密室「光榮聖十字架」,探索宗教象徵的力量,展出聖髑、菁寮堂基督光榮君王十字架與教堂內擺設的長椅,邀請觀眾靜心凝視信仰的軌跡。
這次展覽不僅呈現宗教建築的藝術之美,更彰顯人與人、人與神、人與土地之間的深情牽繫。在紛擾不安的時代裡,一座教堂的存在,是信仰的避風港,也是歷史的見證者。走入世界宗教博物館,或許不只是看一場展覽,更是一次心靈朝聖之旅,邀請觀眾透過建築與信仰交織的故事,一同尋回心中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