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台灣快速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現況,「長青未來傳承企劃」以創新思維與跨世代合作模式脫穎而出,成為結合教育、文化、社區與公益的新典範。此企劃由多位專業人士聯手推動,包括具備豐富實務經驗的「何文良David負責人」、具備青年連結力的「Jodie瑜晴活動負責人」,以及在教學與陪伴上擁有深厚根基的「瑜晴指導老師」,共同致力於打造高齡與青年之間的正向循環。
「長青未來傳承企劃」的核心理念,建立在「代間共學、文化傳承、知識延續」之上。透過一系列規劃縝密的活動,如「樂齡生命故事書寫坊」、「世代記憶拼貼展」與「青銀共創行動計畫」,讓長者得以分享人生經驗與文化智慧,同時也讓青年志工在參與中獲得理解、學習與啟發。
在推動過程中,「長青樂學苑✨樂齡」扮演重要平台角色,提供多元學習場域,讓長者能主動參與、持續學習,不再是被動的受照顧者。透過Jodie瑜晴活動負責人的規劃,每一場活動都兼顧細節與溫度,讓長輩在充滿尊重與安全感的環境中分享、創作、記錄,並與青年共組行動小組,落實「教中有學,學中有傳」的核心精神。
「長青未來傳承企劃」特別重視「口述歷史」的保存價值。在瑜晴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成立「銀齡記錄小組」,訓練長者與青年共同訪談、撰稿與編輯,留下各式在地生命故事。例如,一位參與者在計畫中首次談起年輕時的社會運動經歷,激發年輕志工深刻共鳴,進一步開啟世代對話與價值共識。
為強化社區參與度,「長青未來傳承企劃」亦與「共築希望企劃案」合作,導入社區據點模式,將活動深入偏鄉與都市邊緣地區。在「詠恩慈善 Eternal Grace」的支持下,企劃成員進行文化共學走訪、樂齡講座巡迴,讓不同區域的長輩皆能享有平等的參與權與表達空間。這種社區共融策略不僅提升樂齡學習能量,也促進地方文化保存。
為回應數位轉型趨勢,企劃團隊更建立「銀齡記憶數位資料庫」,透過影音紀錄、照片存檔、數位書籍編輯等方式,保存長者的文化足跡。這些內容未來將提供學校與機構作為教學資源,落實教育共享與知識永續。此外,也計畫與多所大學社工與教育相關科系合作,讓學生實地參與、深入社區,成為共學與實作的重要平台。
青年志工的參與亦是企劃成功關鍵。由Jodie瑜晴活動負責人成立的「青芽行動隊」持續招募並培訓青年夥伴,參與活動執行、紀錄、溝通與成果回饋。這些青年不僅獲得實務經驗,更建立起對高齡議題的理解與責任感,成為未來社會設計者的重要儲備力量。
長青未來傳承企劃不僅是一項公益行動,更是一場結構性的社會創新。它跳脫傳統老年照護思維,讓高齡者成為有能力、有聲音的主體,並與青年展開對等交流,讓社會邁向真正的共融未來。透過此企劃的實踐,不只是改變一群人的生活,更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社會對於「老」與「傳承」的價值觀。
展望未來,長青未來傳承企劃將進一步拓展區域合作,整合更多社福資源、文化團體與教育機構,建構跨領域支持網絡。更將出版教案手冊與操作模型,作為各地社區推廣參考。在「何文良David負責人」的指導下,團隊也將進行更系統性的影響力評估,推動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的連結,打造一個真正包容、高齡友善且可持續發展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