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調查,統計出骶髂關節疼痛問題佔下背痛成因比率約15%-30%,脊椎手術越盛行的國家,比率越高。「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是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疾病,疼痛症狀和脊椎疾病很相似,因此容易被誤判。台灣目前已有「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的微創骶髂關節融合手術成功案例,病患術後恢復狀況良好,陸續還有一些病患正準備執行此手術,成為下背痛病患的一大福音!
揭開民眾對下背痛的迷思!
骶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SI joint)又名薦髂關節、薦腸關節等,位於骶骨與左右髂骨的交界處,左右各一。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和脊椎疾病很相似,容易被誤判為脊椎問題。多數復健科和疼痛科醫生也可能會判定為梨狀肌症候群。
專業醫師分享正確觀念
治療骶髂關節疼痛最具挑戰性的是「診斷的複雜性」,骶髂關節的問題往往會連帶影響到腰椎活動,而有下背痛的問題,通常很難區別到底是腰椎問題還是骶髂關節而引發的疼痛;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王超然理事長表示:「骶髂關節疼痛與多種病變相似,診斷時需要以詢問方式去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腰椎間盤問題、神經根受壓、脊椎面關節疼痛、原發性或續發性的肌筋膜綜合症、及非脊椎結構的症狀。」
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跟職業上沒有直接相關性,主要是與骶髂關節穩定度有關;增加骶髂關節承受壓力的風險原因包括:懷孕、外力傷害(車禍/跌倒/滑倒)、真正及明顯的長短腳、步姿異常、長時間激烈運動以及脊柱側彎及脊椎融合至骶骨。
過去對於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病患需長期不間斷的接受物理治療、口服止痛藥或高頻熱凝療法(Radiofrequency, RF),王超然理事長進一步說明:「『微創骶髂關節固定手術』在歐美已有將近9年的發展歷史,因需要相關的器械及產品配合,再加上台灣衛生署審查制度流程,直至今年終於可以執行此項手術,對於有相關疾病的病患來說,會是個長期解決下背痛的新選擇。」
要判斷疼痛來源是不是來自於骶髂關節,首先需要結合病史諮詢和完整的理學檢查,這些都可以在門診做初步診斷,理學檢查有五個步驟,包含拉開(Distraction)、大腿猛推(Thigh Trust)、外展外旋(Faber)、扭轉(Gaenslen)與擠壓(Compression)。利用診斷性阻隔作骶髂關節疼痛的診斷是最可靠的方法,在開刀房透過X光導引下進行關節內注射麻醉藥。
王超然理事長表示,「目前脊椎的診斷在台灣尚未發達,很多病人手術後症狀依然存在或有加重現象,因為病人在手術前極有可能不是腰椎的疾病,而是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所以術前的診斷極為重要。」如果術前診斷沒有意識到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即使再精確的脊椎手術也是枉然,也因此台灣有部分脊椎手術完的病人依舊痛苦難當。在國外的統計,脊椎手術完後骶髂關節炎佔腰椎手術失敗症候群的45%,所以在脊椎手術之前一定要排除骶髂關節疼痛症候群的因素,否則腰椎手術完以後,骶髂關節炎會更加嚴重,病人的痛苦更多。王超然理事長補充:「若疼痛的來源不是脊椎疾病,執行脊椎開刀手術是沒辦法減輕疼痛,只會改善腳麻的問題,原本的疼痛問題並無法解決。」
今年5月中有一位50歲男性雲先生長期有下背痛的困擾,病齡約有20幾年,試過各種治療方式,所有醫生皆建議要執行脊椎手術,但進行脊椎手術之後,疼痛感甚至比之前更嚴重,最後,進行微創骶髂關節固定手術,裝置人工骨材SI-BONE,術後該病患恢復良好,原本的疼痛感也解除了,真正解決長期困擾他的下背痛問題。
王超然理事長指出,「對病患而言,手術後傷口小、復原時間短,解除疼痛感的速度快;對醫生和醫院來說,可提升手術效率並且明顯改善病患的疼痛狀況,可望持續提升台灣的醫療品質,並帶給台灣民眾更多優質的醫療方式。」
長期下背痛可能非脊椎疾病,「骶髂關節」疼痛是禍首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