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諫太宗十思疏談廉政倫理
在《諫太宗十思疏》當中,大臣魏徵以敢於諫言的方式向唐太宗進諫,「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為極大主軸,因為一旦國富民強後,身為君王很容易忘卻當初開創時的艱辛,所以提出上述言論,並以十思勸戒唐太宗。
「思國之安者,必積德義」,魏徵認為這是治國當中最重要的部分,更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本句的樹木及流水做比喻,認為國家要能長治久安,身為君王必定要累積「道德」與「仁義」,才是對國家及人民最好也最大的幫助,以此看來,也是廉政倫理的基礎,探其廉政二字解釋,為「廉潔的政風、政治」,也就是身為公部門執法人員、甚或軍人,都得在履行職務時,不以既有之公權力謀取個人私利及利益,處事要公正廉潔,如此即為廉政倫理之具體實踐。
魏徵之所以敢於諫言,因為他知道若身為君主沒有以國家人民為出發點來建設的話,終將導致國家甚至人民走向死胡同,也是違反了廉政倫理,所以最後的十思所引導出的廉政精隨:「知足、
謙沖包容、勤政、納諫、賞罰公正」,才會上行下效,避免因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敗,樹立良好典範之廉政精神。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