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保密工作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首先個人要養成正確的認知,有了正確的昭知後方能深刻體認機密的重要性,然後再加以人要養成正確認知,有了正確的認知後方能深刻體認機密的重要性,科技的日新月異,資訊的流通方式也因而多元化,因此,科技雖然為人類生活帶來許多便捷之處,但在使用上卻須要更加小心防範,稍不注意,機密便洩漏,屆時在設法彌補所造成的安全與利益損傷,絕對是曠日廢時,得不償失。面對蜂擁而來的威脅,其中儘管中共對台的種種打壓行徑與可能的軍事冒險固然可怕,但畢竟是可以善加因勢利導的「遠慮」,但最值得注意的勿寧是的天災人禍所產生的重大衝擊,與因而導致的「惡性循環」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情報與國家的安全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大家不要以為現今兩岸關係改善,經濟活絡;就不會有戰爭不必重視軍機的維護及保密防諜的工作,沒有憂患意識的觀念,無意之中就可能會有人把國軍機密,告訴身份不明的陌生人,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可怕的。所以保密工作不可鬆懈、遲緩或中斷。在現實主義意識型態導引下,「國家安全」的概念主要在於軍事安全上,用以防衛敵人的威脅,維護國家利益,及因此所衍生的相關作為,大抵以增強軍事力量、積極依附強權外交、厚植國家實力為著眼。
但就國家而言,在綜合安全的概念架構下,國家安全不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它涵蓋了所有可能涉及國家生存的問題,政府如何在優先順序上做出選擇,然後提出解決方案,來維護國家的整體安全,業已成為普遍趨勢。而台灣國家安全的威脅,不僅是來自外部的各種挑戰,還包括了來自內部的天然與人為的威脅因素,殆無疑義。莫拉克、梅姬颱風造成嚴重傷亡與財產損失,就是例證。台灣的安全維護,顯然必須兼顧非軍事面的安全戰略研究、設計、宣傳與執行,才能達成全面性的安全保障,加強「國家安全戰略」整合性工作。包括幾個基本層次:國防安全、經濟安全與社會安全。國防安全是最基礎層次的安全,保障國民最基本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維護我們的民主體制;經濟安全是指在全球產業的競爭中如何站穩優勢,維持台灣的經濟活力,維持繁榮的局面;社會安全是以人文、知識、志工為基礎,將對弱勢者的照顧,轉化為社會資源,使他們能再一次投入社會生產的行列。
因此,從政策與機制為著眼,探討與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危機管理議題與全民防衛途徑的關係。專責機構的設立,其提升層級、教育民眾、法令完備、功能整合、善用資源、結合社區、平戰時雙重用途等特質,從而真正落實「全民防衛」的精神。我國國家安全中的災難危機管理,專責單位訂定管理政策,包括預防、準備、反應與復原等,並協調整合各部會相關單位、民間組織、國外救援團體等各種可用資源,各種相關危機自然應運而生,更能化險為夷。因此培養國人的危機意識,徹底檢討我國應付緊急狀態的能力,政府是責無旁貸。千萬不能以功能編組方式草草應付了事。相對地我們必須建立完整的緊急管理機制、充實防災設備及經費、加速完成臺灣地區地理資訊系統等措施來提昇政府危機處理的能力,以為國家安全做最完善的準備。
一語外洩全軍覆沒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