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反法稅228 與國際賦稅人權接軌
(記者 陳子楓/台北報導) 2019年7月13日,是太極門冤案平反的第12週年。令人悲痛的是,實際上是個還沒有平反的「平反紀念日」!當天舉辦「法稅改革良方 太極門冤案平反十二週年論壇」,由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十五個國內外民間團體合辦,論壇第五場以英文發表,邀請專家學者及台灣各界菁英參與,共同針砭台灣稅制沈痾並提出具體建言。
上市公司資深副總裁Hendrick Lam表示,在全球推動稅務人權之際,卻看到台灣的稅局嚴重霸凌納稅人,太極門事件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太極門案件纏訟至今已進入第23年,荒謬的是,最高法院在2007年7月13日即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稅,認定「弟子贈與掌門人之敬師禮,既屬贈與性質,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7款屬免稅所得」、「弟子間需要而統一購買練功服等代辦品,由師兄姊代辦,並非營利販售」,與掌門人夫婦無關,且遭違法羈押之無辜被告也全部獲得國家冤獄賠償。然國稅局違法開出的稅單,卻持續凌遲人民。Hendrick Lam提到美國也曾經歷IRS霸凌納稅人的黑暗時代,通過納稅人權利法案保護納稅人,他以美國的納稅人權利法案來審視太極門案件。他提到課稅是政府開支和納稅人負擔能力的合理平衡,如果處理不當便是對人民財產權的直接剥奪,台灣憲法也明文規定租稅法定主義,政府課稅必須有法律依據,而人民享有依法納稅的義務與權利。司法三審判決確認太極門無罪無稅,敬師禮是贈與屬免稅所得,沒有課稅問題,但稅局竟仍開出違法稅單。
Hendrick Lam強調長期以來台灣並沒有獨立的稅務專業法庭、稅務專業法官處理稅務案件,在台灣的稅務訴訟人民敗訴率高達94%,行政法院被稱為敗訴法院,甚至有法官「忘掉」對人民有利的證據,這當然就是枉法裁判,違反依法審判的法律原則。WTA(世界納稅人協會)創始人與秘書長暨亞太納稅人聯盟主席 Bjorn Tarras-Wahlberg曾表示,台灣納稅人權利遭受忽視,台灣政府應關心並建立為納稅人提供較佳保障的制度,打造真正具有稅務專業知識的法院。Tax & Super Australia 副主席 Mark Dodds亦曾表示,台灣現況非常異常,應改變法官與司法制度,不該讓無專業之法官審理稅務案件。
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人權委員會觀察員Charlotte Lee表示台灣稅務行政機關享有過大裁量權同時,司法救濟制度未能發揮功能制衡行政濫權,立法權也怠於立法與監督,憲政體制下的分權制衡功能無法發揮效用,造成台灣稅務人權現況中,再再產生違反正當法律程序、侵害人民基本權利、違反國際人權兩公約的現象,太極門稅務案件就是集稅務體制弊病大成的最典型案例。
Charlotte Lee強調延宕23年的太極門稅務案件是台灣法稅體制下所有通案的縮影,政府應透過該案所檢視出的體制弊端,加以矯正與扭轉,例如廢棄稅務獎勵金、委託獨立外部專家檢討函令、建立適當機制以遴選具專業能力的稅務法官,並透過冤案的解決及平反與國際賦稅人權接軌。今(2019)年五月她到澳洲參加世界納稅人協會第十七屆世界納稅人會議,與WTA主席John O'Connell提及台灣目前司法權,立法權並無法發揮制衡稅務機構之困境,John提到唯有仰賴人民與稅改團體的參與力量。人民與稅改團體必須積極參與競選活動,選舉適任官員,站在納稅人一方,要求官員聽到納稅人意見,並採取行動。面對當前失職政府,Charlotte Lee呼籲台灣每個人的人民主權的權利意識必須覺醒,為自己納稅人的權利奮鬥,以監督政府改革體制弊端,對抗稅收權力濫用,才能享有真正的人民作主自由。
法稅改革聯盟志工同時也是會計師的Shelly Tu表示,國稅局以惡意查稅的手段逼迫企業協商補稅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這也常被學界批評其行政裁量權過大,常常不是依法課稅,而是依解釋函令課稅,這種不透明、不穩定的稅制對台灣的經濟、企業發展都極具殺傷力。財政部核發稅務獎勵金是以徵稅績效為依據,因此台灣的稅制核心精神是稅收的保全,而不是納稅人的權利保護,因此稅務獎勵金不僅助長了惡意查稅,更造成稅務機關和人民之間對立的立場。Tax & Super Australia的Board of Director, Stephen Ware曾表示,澳洲沒有稅務獎金,稅務獎金也不應存在;Americans for Tax Reform的創辦人及President, Grover Norquist也曾表示,稅務人員已經得到應有的報酬,沒有理由再拿任何獎金;世界納稅人協會前主席Staffan Wennberg更曾表示,稅務獎金完全是錯的,稅務機關應是納稅人的服務機構,稅收機構和納稅人間不應存在衝突,稅務獎金的制度造成徵納雙方的衝突及貪汙等問題。可惜,今(2019)年1月,台灣的立法院仍讓高達1.3億沒有法律授權的稅務獎勵金預算通過。
國際資產管理執行董事Julian Cheng表示法律是用來規範行為的,但如何能確保政府實現承諾或修正錯誤呢?法律並不等於法治,Julian Cheng強調究責、公正適當、開放的政府及公正的解決紛爭,是法治精神的普世原則。但在太極門稅案中稅捐單位不僅未做好本分工作,更隱匿、捏造證據,卻沒有任何人被法律究責;課稅權必須定義清楚,謹慎使用,然而我們的稅務機關許多權利的行使是來自於解釋函令,稅捐單位在執行函令時,甚至可以不經法院裁判就限制國人出境,Julian Cheng說這嚴重違反公正適當的法治精神。太極門稅案拖了23年還未解決,不但違反及時、公正、有拘束力的紛爭解決定義,太極門在行政法院勝訴也不算勝訴,竟陷入萬年稅單的循環,肇因於沒有具約束力的第三方。
太極門冤稅案至今已延宕23年!主持人Dr. Lukas Lien表示,這或許是上帝賦予太極門拯救台灣賦稅人權的使命,藉著太極門案體現台灣的稅制沉痾,督促政府推動法稅改革,許年輕世代一個美好未來!期望政府落實「轉型正義 平反冤案」,讓法與稅不再是國家帶給人民的兩大痛苦,而是得以安身立命的信賴與保障。
圖說1:2019年7月13日「法稅改革良方 太極門冤案平反十二週年論壇」,專家學者及台灣各界菁英共同呼籲政府,落實「轉型正義 平反冤案」,讓法與稅不再是國家帶給人民的兩大痛苦,而是得以安身立命的信賴與保障。
圖說2:德國歐斯納布魯克(Osnabrück)大學駐台教授Lukas Lien(中)、上市公司資深副總裁Hendrick Lam(右二)、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台灣)人權委員會觀察員Charlotte Lee(左二)、法稅改革聯盟志工/會計師Shelly Tu(右一)及國際資產管理執行董事Julian Cheng(左一)等專家學者參與論壇,共同針砭台灣稅制沈痾並提出具體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