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進入職場前漫長的學習之路、還是進入職場後面對更多的課題,我們時時被教導要謙虛,要虛心接受前輩們的指導,這種思維更時常在我國被解釋為「謙虛」的美德,但過度謙虛卻可能形成自卑,一味的謙虛客氣反而會讓自己變成一個軟弱而不可靠的人。史丹佛大學知名心理學教授卡洛.德韋克曾在學術Ted Talk中說到,芝加哥某所高中,針對學期成績未通過標準的學生給予成績等第,並非不及格或未通過等字眼,而是用了「還沒」通過(原文為not yet)一詞。簡單調整用字,卻讓看的人有了很大得改變。當我們讀到「還沒」一詞時,並不代表做不到、做不好,又或是差勁的感覺,反而是讓我們覺得只不過是還沒做到而已,只要再多努力一點,我們就做好了。把「還沒、尚未」試用在生活大小事上,讓我們生活好像多了更多動力。
在傳統的思維中,許多人過度追求去達成別人的期許,反而會忘記自己的優點,一遇到打擊時,就開始否認起自己過去的所有努力,開始質疑自己的努力,但不論再平凡的人,一定都有他自身的優點,在努力改進缺點的同時,也別忘了自身的優點,倘若持續耗費力氣試圖成為別人眼中最好的自己,反而會忽略了自身優勢,因此,每個人都應該試著認識自己的優點,並努力將優點放大,並將之應用在生活、工作當中,才能找到樂在其中的自己。
嘉言選讀-學會把自己的優點放大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