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市政總質詢:蘇偉恩議員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7)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3屆第2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蘇偉恩提出復興區醫療中心及洗腎中心規劃進度、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進度、規劃建置上巴陵停車場、恩愛農場附近交通整頓、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改善、羅浮多功能轉運站建置、觀光遊程導覽規劃、觀光交通運輸轉運規劃、加速桃118線道路改善、蘆竹原住民集會所增闢天幕、微型保險納保對象新增15歲以下原住民族人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蘇議員首先關心於上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所提出的議題,包含復興區醫療中心及洗腎中心規劃進度、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進度等案。
針對復興區醫療中心規劃部分,副市長王明鉅表示,上次會勘過後有初步擇定適當地址,不過在地針對選址仍有些不同意見,因此目前還在評估中。
衛生局長劉宜廉也說明,洗腎中心的工程標將在下周決標,若順利決標,預估會有2至3個月的工程期,希望在明(113)年第一季順利提供服務。另外,針對醫療團隊方面,正陸續徵詢相關合作夥伴,持續努力當中。
有關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本學期已有請各校針對每一位原住民學童所欲選修的族語進行瞭解,除安排老師實體授課外,若有無法就近學習的問題,也將透過遠距教學的方式協助學童上課,這個學期基本上有 290個班的檢定教學課程。
蘇議員指出,復興區因各景點間距離遠,交通不易到達,且因停車不便等因素,使復興區景點重遊率低。
對此,張市長表示,復興區山明水秀,是他非常喜歡去的地方之一。目前市府正積極推動復興區的觀光旅遊,期盼更多人知道復興區的山明水秀,近期市府也陸續完成復興區附近景點的整修工作;尤其大溪作為前往復興區的入口,因此沿線的北橫遊客中心暨經國紀念館、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都在近期重新開幕,相信將有助於帶動大溪至復興的整體發展。此外,市府也積極向觀光署爭取成立北橫國家風景區,希望近期內能有好的結果。
蘇議員進一步談及,每逢假日,上巴陵必造成交通壅塞,停車問題亟待解決,希望市府著手規劃建置上巴陵停車場。觀旅局長周柏吟表示,桃116線因路幅狹窄,因此只要有大客車在途中會車,就容易造成道路回堵。為解決此問題,目前正研擬於上巴陵一塊空地,設置小型轉乘接駁轉運站,希望藉此緩解花季時交通回堵問題。
蘇議員也提出,恩愛農場附近交通整頓規劃。張市長表示,在游正英前區長時期,市府就已承諾將進行環山道路改善工程。
蘇議員質詢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改善議題,以提高遊客中途停靠的意願。觀旅局周局長表示,今年市府已完成巴陵隧道及巴陵橋附近的整建工作,除針對隧道內部進行規劃外,也積極於巴陵隧道出口保留攤位空間,可供在地族人設攤,以達到聚客及引客的效果。另外,從隧道出來到整個下巴陵地區以及周邊的遊玩路程,則是希望將巴陵古道缺乏修復的房舍及部分步道完成修復,以延長遊客上山停留遊憩的時間,修復完畢後可增加遊客在巴陵的停留時間。
蘇議員關心羅浮多功能轉運站建置規劃。觀旅局周局長說明,經過盤點,復興沿線缺乏範圍大且方正的土地空間可供作為停車場使用。羅浮已有土地劃定作為停車場跟旅館用地使用,但目前仍尚未完成市地重劃程序,若後續順利完成,規劃的停車場車輛容留數可能超過1,000部以上,也可評估作為中型、大型客車的轉運點,以滿足花季期間的轉乘接駁需求。
蘇議員也進一步關心觀光遊程導覽規劃,希望市府能夠結合在地,多點式的培育觀光導覽員,除讓觀光客更瞭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也能讓返鄉的原住民青年傳承自身文化歷史,提高在地人工作機會並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觀旅局周局長表示,市府每年都投入許多預算挹注於復興區,包含今年也推出「探索北橫」的新品牌,但在執行過程中,確實有因部落人手不足而導致推動困難。因此,將來希望能夠爭取中央預算,並與市預算配合,培養固定人力,除作為導覽人力外,也可作為特色遊程的主要人力,藉此補足部落人力不足的問題,讓各部落都能持續產出特色商品。原民局長陳姿伶也表示,針對導覽人員的培訓,原民局可提供協助。
蘇議員詢問觀光交通運輸轉運規劃,除現有規劃之外,是否能規劃新增路線或結合當地機車、自行車租賃業者等,提供遊客多元選擇。對此,觀旅局周局長表示,後續會結合周邊停車空間一起著手研究。
蘇議員要求市府加速桃118線道路的改善。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目前工務局已成功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約有8,000萬元經費可挹注於復興區,將針對桃118線、桃112線的部分危險路段進行改善,明年也會持續向市長爭取統籌分配款經費,幫助原鄉將危險道路完成改善。
蘇議員質詢蘆竹原住民集會所旁的公園的所有權歸屬,並詢問是否可於公園內由養工處協助興建天幕,供附近民眾及原民使用。
原民局陳局長表示,本案天幕工程需用面積預估1,100平方公尺,而土地所有權屬國市共有土地,其中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持分66/100,市府養工處持分34/100。
工務局汪局長表示,在建蔽率符合規範的情況下,公園內可興建多目標使用的構造物。以本案欲興建天幕來說,須要有合法建照,而以市府內部的規劃分工,本案由原民局主責,但若原民局在執行上有困難,工務局可協助支援。
張市長也表示,會後將請王副市長主持公園管理會報,協助原民局及工務局一起協調。
蘇議員指出,現行本市有提供15足歲以上原住民族人納保原住民族微型保險,但近三年族人投保比例偏低,希望市府多加宣傳,並進一步建議,將微型保險納保對象新增15歲以下的原住民族人。原民局陳局長表示,明(113)年度預算已有編列相關經費,預計明年開始執行。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7)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3屆第2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蘇偉恩提出復興區醫療中心及洗腎中心規劃進度、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進度、規劃建置上巴陵停車場、恩愛農場附近交通整頓、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改善、羅浮多功能轉運站建置、觀光遊程導覽規劃、觀光交通運輸轉運規劃、加速桃118線道路改善、蘆竹原住民集會所增闢天幕、微型保險納保對象新增15歲以下原住民族人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蘇議員首先關心於上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所提出的議題,包含復興區醫療中心及洗腎中心規劃進度、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進度等案。
針對復興區醫療中心規劃部分,副市長王明鉅表示,上次會勘過後有初步擇定適當地址,不過在地針對選址仍有些不同意見,因此目前還在評估中。
衛生局長劉宜廉也說明,洗腎中心的工程標將在下周決標,若順利決標,預估會有2至3個月的工程期,希望在明(113)年第一季順利提供服務。另外,針對醫療團隊方面,正陸續徵詢相關合作夥伴,持續努力當中。
有關原住民族語教育E化課程推動,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本學期已有請各校針對每一位原住民學童所欲選修的族語進行瞭解,除安排老師實體授課外,若有無法就近學習的問題,也將透過遠距教學的方式協助學童上課,這個學期基本上有 290個班的檢定教學課程。
蘇議員指出,復興區因各景點間距離遠,交通不易到達,且因停車不便等因素,使復興區景點重遊率低。
對此,張市長表示,復興區山明水秀,是他非常喜歡去的地方之一。目前市府正積極推動復興區的觀光旅遊,期盼更多人知道復興區的山明水秀,近期市府也陸續完成復興區附近景點的整修工作;尤其大溪作為前往復興區的入口,因此沿線的北橫遊客中心暨經國紀念館、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都在近期重新開幕,相信將有助於帶動大溪至復興的整體發展。此外,市府也積極向觀光署爭取成立北橫國家風景區,希望近期內能有好的結果。
蘇議員進一步談及,每逢假日,上巴陵必造成交通壅塞,停車問題亟待解決,希望市府著手規劃建置上巴陵停車場。觀旅局長周柏吟表示,桃116線因路幅狹窄,因此只要有大客車在途中會車,就容易造成道路回堵。為解決此問題,目前正研擬於上巴陵一塊空地,設置小型轉乘接駁轉運站,希望藉此緩解花季時交通回堵問題。
蘇議員也提出,恩愛農場附近交通整頓規劃。張市長表示,在游正英前區長時期,市府就已承諾將進行環山道路改善工程。
蘇議員質詢巴陵古道生態園區改善議題,以提高遊客中途停靠的意願。觀旅局周局長表示,今年市府已完成巴陵隧道及巴陵橋附近的整建工作,除針對隧道內部進行規劃外,也積極於巴陵隧道出口保留攤位空間,可供在地族人設攤,以達到聚客及引客的效果。另外,從隧道出來到整個下巴陵地區以及周邊的遊玩路程,則是希望將巴陵古道缺乏修復的房舍及部分步道完成修復,以延長遊客上山停留遊憩的時間,修復完畢後可增加遊客在巴陵的停留時間。
蘇議員關心羅浮多功能轉運站建置規劃。觀旅局周局長說明,經過盤點,復興沿線缺乏範圍大且方正的土地空間可供作為停車場使用。羅浮已有土地劃定作為停車場跟旅館用地使用,但目前仍尚未完成市地重劃程序,若後續順利完成,規劃的停車場車輛容留數可能超過1,000部以上,也可評估作為中型、大型客車的轉運點,以滿足花季期間的轉乘接駁需求。
蘇議員也進一步關心觀光遊程導覽規劃,希望市府能夠結合在地,多點式的培育觀光導覽員,除讓觀光客更瞭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也能讓返鄉的原住民青年傳承自身文化歷史,提高在地人工作機會並帶動當地產業發展。
觀旅局周局長表示,市府每年都投入許多預算挹注於復興區,包含今年也推出「探索北橫」的新品牌,但在執行過程中,確實有因部落人手不足而導致推動困難。因此,將來希望能夠爭取中央預算,並與市預算配合,培養固定人力,除作為導覽人力外,也可作為特色遊程的主要人力,藉此補足部落人力不足的問題,讓各部落都能持續產出特色商品。原民局長陳姿伶也表示,針對導覽人員的培訓,原民局可提供協助。
蘇議員詢問觀光交通運輸轉運規劃,除現有規劃之外,是否能規劃新增路線或結合當地機車、自行車租賃業者等,提供遊客多元選擇。對此,觀旅局周局長表示,後續會結合周邊停車空間一起著手研究。
蘇議員要求市府加速桃118線道路的改善。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目前工務局已成功向中央爭取補助經費,約有8,000萬元經費可挹注於復興區,將針對桃118線、桃112線的部分危險路段進行改善,明年也會持續向市長爭取統籌分配款經費,幫助原鄉將危險道路完成改善。
蘇議員質詢蘆竹原住民集會所旁的公園的所有權歸屬,並詢問是否可於公園內由養工處協助興建天幕,供附近民眾及原民使用。
原民局陳局長表示,本案天幕工程需用面積預估1,100平方公尺,而土地所有權屬國市共有土地,其中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持分66/100,市府養工處持分34/100。
工務局汪局長表示,在建蔽率符合規範的情況下,公園內可興建多目標使用的構造物。以本案欲興建天幕來說,須要有合法建照,而以市府內部的規劃分工,本案由原民局主責,但若原民局在執行上有困難,工務局可協助支援。
張市長也表示,會後將請王副市長主持公園管理會報,協助原民局及工務局一起協調。
蘇議員指出,現行本市有提供15足歲以上原住民族人納保原住民族微型保險,但近三年族人投保比例偏低,希望市府多加宣傳,並進一步建議,將微型保險納保對象新增15歲以下的原住民族人。原民局陳局長表示,明(113)年度預算已有編列相關經費,預計明年開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