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翔(化名)的故事不僅揭示了一段克服逆境的壯烈經歷,更是一則傳遞希望與人性美好的生活詩篇。面對因為思覺失調症所導致的情緒波動和不規律用藥問題,他曾多次進出醫院,並且長期承受社會對精神健康問題的偏見與汙名化,對工作和生活一度失去信心。
然而,在桃療職能治療團隊的全方位支持和個別化治療計劃下,小翔成功經歷了一個深刻的生命轉變,透過參與職能復健工作坊,他從簡單的摺紙代工逐漸轉向複雜的儀器操作和零件加工,這不僅培養了他的專業技能,也重燃了他對未來的希望和自信。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職能治療科採用了精障者四階復元模式作為指導架構,初階在院內進行基礎的工作訓練,而後期則成功地將治療延伸至社區層面,與多家代工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治療師的細心指導讓復健學員不僅達到了預定的交貨標準,而且產品品質逐漸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合作的代工廠商—福慧,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特地送來了文旦和其他美味的點心,這不僅為復健學員帶來了實質的關懷,也強化了社區共融的重要價值。
職能治療師王潔雯指出,工作訓練場的核心目標不僅是提升學員的生活與職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強化他們對自身價值和社會責任的認知,透過桃療與和社會企業的努力結合,使得像小翔這樣的學員得以走出社會邊緣,成為一個擁有最佳職能角色的獨立個體。今日的小翔已不再僅是一個「患者」的標籤所能定義的。他以自身的成就和努力,堅定地證明了,只要有合適的支持與引導,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和生活的光芒。
桃療中秋佳節的暖心驚喜:翻轉精神疾病患者命運的神奇之手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