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市政總質詢:陳治文議員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4)日率市府團隊至桃園市議會第3屆第3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列席備詢,就市議員陳治文提出大溪仁義里地區都市更新、大溪科技產業園區進度、大溪大埔頂地區新設公有市場、大員樹林亮點2.0計畫、大溪交通改善措施、埔頂轉運站功能、闢建路廊串聯大漢溪兩岸生活圈、捷運綠線延伸大溪、板龍快速道路進度、大漢溪左岸新闢道路、大鶯豐德交流道聯絡道、大溪區公共化幼兒園新建工程、桃園市立醫院選址、提升本市醫療效能、《精神衛生法》修法後之因應作為、提升早療通報率及誘因等質詢事項詳細說明。
針對大溪仁義里房屋及人口密集地區都市更新案,張市長表示,市府非常樂意協助仁義里辦理都市更新,從一開始的說明會到後續的整個研議過程,市府會與當地密切搭配並給予必要協助,辦理說明會前,也邀請議員協助提供補強意見。
有關大溪科技產業園區規畫進度,陳議員盼市府加速辦理,因應大溪百年豆製品產業納入產業專區之需求。經發局長張誠說明,本案預計114年4月底前取得開發許可,目前市府已於5月初將公益性及必要性報告依內政部地政司指導意見提送至內政部地政司,待中央通過後即可進行後續流程。張市長也表示,會持續密切關心本案進度。
有關大溪大埔頂地區規劃新設公有市場,經發局張局長表示,大埔頂地區共計有市一、市四及市六等用地,其中市一用地目前為全聯經營使用、市六用地現為原民局代管使用中,會持續瞭解當地居民需求,進行研議評估。
針對大員樹林亮點2.0計畫,陳議員建議市府評估增設圖書館三元分館、設計陸橋意象提升地方認同、輔導成立三元商圈提升產業經濟以及完善員樹林通學廊道。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大溪地區現有圖書館大溪分館、康莊分館等圖書空間,與當地生活圈相近,會持續評估圖書分館新設需求。
張市長也表示,市府非常樂意輔導成立三元商圈,請經發局會後至當地瞭解;員樹林通學廊道部分,大溪區公所將於下個月辦理會勘。
針對大溪交通,陳議員認為改善交通問題的首要目標是減少進入老城區的車流,包括:引導停放外圍停車場、引導離場車輛行駛替代道路等,他建議市府透過科技交通偵測系統,以AI大數據精準分析大溪交通問題,善用車種分類數據、大溪老街周邊行人流量、車禍施工智慧通報、即時公共運輸轉運量、救護一路通等數據。張市長表示,議員所提建議是市府推動智慧桃園及交通會報中非常重要項目,市府會著手努力。
有關預定116年啟用之大溪埔頂轉運站,陳議員希望市府更嚴謹審視轉運站功能,建議事先就轉運站效能進行模擬運算,並吸取八德轉運站經驗,就周邊道路交通流量,預先提出交通因應措施,尤其交通數據顯示,5月份壅塞指數最高的地方在仁和路二段,即是埔頂轉運站往返台66快速道路、國三的路線。交通局長張新福表示,後續會做好規劃,讓轉運站功能妥善發揮。
針對串聯大漢溪兩岸生活圈,陳議員建議市府盡速於大漢溪南側尋找適合路廊規劃串連道路,才能有效解決交通瓶頸問題。張市長表示,這部分在配合新設高速公路交流道及串聯地方道路的規劃中,市府已有完整規劃。
此外,陳議員也指出,桃園捷運綠線延伸大溪有助於連結大漢溪兩岸生活圈。張市長表示,捷運綠線延伸至大溪老街,原在技術上確實有些瓶頸,但交通部審查時,也相當支持設法達成,目前市府正在做詳細規畫。
有關板龍快速道路進度、大漢溪左岸新闢道路及大鶯豐德交流道聯絡道。交通局張局長說明,交通部公路局辦理板龍快速道路可行性研究已於今(113)年4月底決標。工務局長汪在宙表示,市長非常關心大漢溪兩岸的生活圈串聯,大漢溪左岸新闢道路目前規劃4車道,將連結防汛道路,另大漢溪右岸道路也已啟動規劃。
針對交通部公路局轄管之武嶺西端路口道路硬體改善方案,由於路口改善將影響大多數居民,陳議員建議市府協助向公路局轉達相關建議,包括:改善計畫應充分與地方說明改善的意義及依據,以達到政策溝通;必要時,請交通局協助提供相關資料,就現有車流量數據套入模擬模型運算,瞭解路口改善前後效益。
有關大溪區公共化幼兒園新建工程,陳議員提醒市府應保障既有教師權益。教育局劉局長允諾會加強注意。
針對桃園市立醫院選址議題,陳議員提案設置於大溪埔頂營區或其他適宜公用地,提升大溪醫療資源。張市長表示,目前設置市立醫院的評估地點中,有位於大溪區的方案。衛生局長劉宜亷補充表示,任何區域醫療量能有需求的地方,市府都會納入評估,目前已盤點19個地點,後續也會將議座建議納入評估。
針對桃園市轄內醫院空床比率高於新北市之醫療效能問題,陳議員建議衛生局、勞動局檢討醫療人員短缺問題,提升醫護人員工作環境、保障及待遇,並改善本市醫院空床數情形及評核要求 ,以提高醫療效能,加強醫療資源充分利用。張市長表示,針對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短缺問題,市府會努力處理。
副市長王明鉅補充說明,影響醫院空床比例的因素很多,未來市府會持續想辦法增加醫院醫療量能,另市府也規劃辦理與早療相關的特色診所等,透過多元管道提出解決方案。
有關《精神衛生法》修法之因應措施,陳議員指出,修法後在精神病人權益及防止汙名化方面都更加進步,同時也需要加強第一線工作人員之保障,提醒市府妥善保護警察、消防及衛生單位第一線工作人員,在其依法行使職權範圍內,如遇到執行業務訴訟時,服務機關應加強給予法律上的協助,市府要當第一線公務人員的後盾。法務局長賴彌鼎允諾會配合辦理。
另針對衛生局因應《精神衛生法》修法,所建置之24小時緊急精神醫療處置機制(CIT),陳議員也提醒首要關鍵是保護衛生局專線的第一線人員,建議未來專線務必設有資料查核、處置建議、醫療建議等三項功能,並比照勤指中心錄音備查,也應加強就醫救護後的急診交接流程,建構更完善的制度。
有關提升早療通報率及誘因,王副市長說明,早療牽涉到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等各種不同領域專業人員的共同參與,需要更細緻的討論及協調,目前市府已與相關人員召開多次會議,未來會持續努力與相關領域人員協調討論;此外,市府也鼓勵保母、幼兒園等相關人員,如遇發展遲緩的孩童,應盡量通報。
最後,陳議員也針對大溪區公共托育設施現況及未來規劃;保障兒少表意權;增設兒童夜間急診量能;提升兒童預防保健服務使用率;北橫台七線建設相關計畫及國家風景區進度;大溪區三元一街、埔頂路一段245巷、員樹林國小旁南興路二段、瑞仁路拓寬計畫進度;捷運綠線延伸線試行接駁公車計畫;710路線公車車輛品質管理及班次檢討;中華路西側區域都市計畫檢討;大溪區仁美、仁義、光明里尋覓市民活動中心計畫;永福、義和、一德市民活動中心工程進度;本市寄養家庭數及機構安置數減少因應作為等議題,請相關局處提供書面報告。
5月14日市政總質詢:陳治文議員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