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東門國小湯華英校長將於今年退休,並於105年6月25日(六)下午2時30分至5時於東門國小禮堂辦理作品發表會。
湯校長自61年踏入教職,至今已歷44寒暑,今年8月即將退休,湯校長擔任音樂教師時指導合唱團及樂隊,於是開始創作之旅,因為作曲,踏入音樂更高境界,也嘗過許多失敗及豐收的喜悅。經營桃園愛樂合唱團二十餘年,為合唱團創作及編曲,對混聲及男女聲合唱寫作手法更精進,從81年參加一系列徵曲比賽獲大獎後,開始對作曲充滿信心,恩師楊兆禎教授鼓勵下,89年春創作客家新曲,參加比賽,獲獎後投入客家藝術歌曲、童謠合唱的創作及巡迴音樂會,已創每年三場以上音樂發表會之紀錄,90年首演至今已巡迴演出54場,足跡遍及桃竹苗花蓮等地,也因此獲2013《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被譽為傑出客家音樂家。
83年慈母驟逝,哀傷不已,湯校長在守喪期間自我期許,要成為作曲家以慰先父母在天之靈,二十年來,持續創作,包含從前作品,不知不覺已254首之多,各種形式均有涉獵,也感謝聲樂家演奏家支持,愛樂好友的鼓勵及演奏家的委託創作,才有今天成果。
教育之旅程中有許多滋味與回憶都化成音符,盼藉音樂會將四十年教育園丁之心聲藉音樂發抒出來,因此在最後服務學校《東門國小》舉辦「告別杏壇,踏入樂壇」音樂會。
此次音樂會共演出22首作品,上半場器樂及合唱,《交響詩-嘎拉賀》是首二管編制管絃樂,描述復興鄉泰雅族人的故事,去年底在台北演出兩場,佳評如湧,是湯校長嘗試寫作大編制樂曲的試金石,將在開場時播放演出錄影。室內樂兩首,由葉庭芳等三位傑出音樂家演出,此前曾在楊梅演出,表現極佳;蔡綸是國小三年級由湯校長啟蒙鋼琴學生,高中時學大提琴,留學德國,是國內經常舉辦音樂會的大提琴家,「葬花吟」無伴奏獨奏曲是為了她完成的,曾在中壢藝術館演出。「河壩水」「投投投」二首客語三部合唱由湯校長指揮東門合唱團演出。
下半場演出十七首藝術歌曲,由呂麗娟演出、王麗臻、連監民、劉裔興、賴志光、林婉雲、李承恩、買雅淑、高理忠等聲樂家詮釋,大部分未發表,「流浪詩人」、「餞別」是告別之作,「人間四月天」、「也是微雲」以民國以後新詩譜成,將林徽音、胡適作品化為音符,「罩頭紅」以閩南語演唱,「清平調」、「月下獨酌」、「餞別」都是李白詩譜成,以國客語演唱,「小鎮戀歌」歌詞是湯校長初中同學建築師張仲良所作,同學攜手譜新曲,也是創舉。「茵夢湖」故事從湯校長師專時就感動不已,其中兩首詩非常動人,均譜成藝術歌曲,旋律優美,此次發表其中「吉卜賽女郎」之歌。「伊人」是大陸詩人毛翰新詩,譜此曲時腦海中呈現年輕時夢中人,於是譜成這首美麗歌曲。「山歌唱出田園樂」是74年作曲比賽第一名歌曲,也是首動聽的合唱曲,此次特別以新形式演出。
湯校長表示,教育生涯中有許多困難橫阻道上,在面對險阻時,創作許多動人歌曲,發抒自我,「燕歌行」、「慈烏夜啼」及以星雲大師歌詞譜出歌曲都是,「暝想曲」即以「浮生若夢」譜成三重奏,都十分感人。
「欲報父母之德,昊天罔極」,詩經「蓼莪」讓湯校長感懷父母之恩,在富林國小校長室含淚寫下此曲,湯校長說:「由於旋律觸動了我的心靈,將多年失雙親的心情放在樂音中,讓我每唱此曲都淚如雨下。」音樂之美在於是否感動了所有人,作曲最高意境在此,故將「蓼莪」作為壓軸,女高音呂麗娟演唱,並由桃園愛樂合唱團共同演出,盼能將歌曲與詩的內涵完全呈現出來,感動台下所有人。
湯校長將離開最熱愛的教育崗位,千言萬語均表現在音樂中,湯校長日後必會繼續創作、發表更多動人作品,讓感動留在大家心中。
【新聞聯絡人】 東門國小校長0920-238-297
東門國小主任0955-191-868
學校辦公室電話:3013028-110
東門國小湯華英校長2016作品發表會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