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記憶庫-「大碗公」沙龍記者會-- 新聞稿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桃園市濟世功德協進會
標 題:105年國民記憶庫「大碗公」故事沙龍活動
日 期:105年7月28日(星期三) 上午09:30起
活動地點:桃園市婦女館301會議室(桃園市桃園區延平路147號3F)
原住民或是新、舊的移民們來自四面八方,這群人胼手胝足在這塊土地上深耕開花結果,記憶與故事裡有許多人的共鳴及感動,讓我們一起來說北臺灣人的故事。「故事沙龍」活動將邀請北臺灣九縣市即將消逝的傳統技藝、和曾經輝煌過的產業受訪人一起分享自己生命記憶的精華部份。
蒐錄的對象有包含「人文地景」、「即將消逝的傳統技藝」、「即將消逝的傳統產業」、「社會變遷的生命故事」等四個領域,透過本人或二代傳承的敘述,將歷史與經驗賦予新的生命意義和價值;讓新生代更深刻瞭解過去,因而產生情感,並再生願景和打拼的動力。記者會邀請受訪談人士擔任沙龍講者獻身說法,傳達最貼身的情感。
【活動內容】
一、沙龍講者(邀請5位):
1.陳錘鐘先生:錘鍾父親是愛好電影的人士,在日治末期買到一批上海出品的默片。適合光復後全台灣都市電影院放映,父親更以巡迴團方式跑遍全省;錘鍾受之薰陶下,年輕時即擔任默片的辯士,從黑白電影的小螢幕走到現在彩色的大螢幕,錘鍾一輩子都沒離開電影圈。日前更擔任台灣經典影片修復顧問,更在許多社區教授電影相關課程,讓許多愛好電影的朋友能細細品味其中意涵。
2.鄒盛蘭小姐:盛蘭早期學過鋼琴,也曾於西餐廳自彈自唱表演。後來大型西餐廳老闆希望把格局做大,於是市場出現了歌廳秀。那時晚上六點多盛蘭就要上台唱歌,聽眾一邊享用美味的西餐,台上演藝人員賣力演出,也因此造就了青蛙王子高凌風、江蕙等歌手。為了配合上班時間,盛蘭總是凌晨回家、睡到中午,長期的日夜顛倒,後來考慮到孩子的生活,於是放棄了水銀燈生活。現在除了自己組有劇團外,也從事教學生涯。
3.呂慶龍先生:慶龍因考上中華民國外交特考,所以到法國工作三次,前後共十六年。記得和法國談簽證時,慶龍非常的驕傲,因為法國監獄裡面並沒有半個台灣人,甚至連台灣留法的三千多位學生中也很少出狀況。工作上常有機會接觸工商界人士,也機緣下認識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的兒子陳錫煌先生,於是開始於工作內表演布袋戲,甚至應邀至巴黎世界文化館表演,成功把布袋戲推上國際舞台。
4.楊麗華小姐:麗華七歲時於廟會第一次看過捏麵人,但是直到婚後恰逢孩子學校有培訓課程,所以就一頭栽入捏麵世界。培訓課程雖然只有短短八堂,但是麗華課餘也不忘找尋其他課程,自我精進。現在也在多處國中、小等地擔任才藝課老師,希望能把傳統的捏麵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5.蘇國標先生:國標家裡務農,從小就要跟父母去耕地;放學回家不是做功課,而是要先去放牧牛隻。每當牛隻在吃草時,國標因為沒有玩具玩,只好把身邊隨手可見的竹林葉、月桃葉等抓起來把玩。爺爺本身會製作童玩,後來經由國標和爸爸改良,才把爺爺的好手藝繼續留存下來。
二、活動流程:
09:30~09:50 報到-相見歡。長官及來賓、訪談人及媒體記者報到。
09:50~10:00 承辦單位活動流程說明。
10:00~10:05 主持人介紹長官、貴賓。
10:05~10:10 長官、貴賓致詞。
10:10~10:20 流金歲月剪影:北臺灣國民記憶庫〜故事沙龍影片播放。
10:20~11:10 故事沙龍—由受邀訪談人說出文化消逝的有趣故事。
11:10~11:20 觀眾回應提問。
11:20~11:40 媒體自由採訪,點心茶敘(備有點心、茶飲)。
11:40~12:00 禮成-賦歸。
三、活動聯絡:
社團法人桃園市濟世功德協進會
副總幹事姜芯蕙03-3193344 手機:091536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