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敬請惠予刊登、廣播
桃園「張老師」與中壢東區扶輪社鼓勵:健康的情緒管理可以獲得好人緣!
桃園「張老師」長期關心青少年「心」的健康,結合中壢東區扶輪社辦理「生命關懷與教育」巡迴講座,關懷青少年朋友的心理健康。本次講座到成功工商,針對情緒管理議題,和青少年朋友交流,幫助青少年對自己能有更多的認識,進而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當天邀請到陳雅婷心理師與青少年一同探討青少年的情緒世界。青少年的情緒與生活週遭緊緊相扣,例如課業壓力、同儕相處、家庭關係等,每件事件的發生,都會帶給青少年大量又多的情緒感受。情緒固然有正面、有負面,而真正的關鍵不在情緒本身,而在青少年們表達情緒的方式,健康的情緒管理之道即為在適當的情境以適當的方式表達適當的情緒!要適時的關心自己的「情緒行李箱」是否超重了,辨識哪些東西需要面對、哪些東西需要丟棄。
陳雅婷心理師提醒,當一波巨大的情緒襲來時,謹記情緒管理三步驟:一、先「停一停」,讓彼此的情緒冷靜下來;二、「想一想」,想想事情發生的經過以及現在的情境;三、「做一做」,想好適當的處理方式再行動。當課業不理想、沒自信的時候,停止批評和自責,運用積極正面的自我對話鼓勵自己;當倒楣挫折的時候,停止自怨自艾自,多看看壞事的光明面;當傷心難過的時候,可以嘗試運動、聽音樂、大聲唱歌、找朋友聊聊天;當憤怒生氣的時候,記得先深呼吸,讓自己和緩下來;當壓力大、喘不過氣來時,可以先喝杯水、暫時發呆,先讓腦袋停下來,再來想像一些快樂的事情或場景,找出事情的優先順序,將事情簡單化。
陳雅婷心理師鼓勵青少年,對於情緒若有足夠的認識與管理能力,能從臉部表情、肢體動作、說話聲音去辨識自己或他人的心情感受、以及感受背後的想法,將幫助你認識自己與他人的行為,有助於溝通,進而擁有好人緣!
當遇到自己無法排解的情緒時,要懂得運用資源,向家長、學校導師、輔導室或「張老師」1980輔導專線,來幫助您在情緒管理上更有自信!
●採訪聯絡人: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桃園分事務所
謝佩珊小姐 電話:(03)338-1234 mail: s130610@cyc.tw
桃園「張老師」與中壢東區扶輪社鼓勵:健康的情緒管理可以獲得好人緣!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