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 鄭市長:讓國際漂流木藝術節成為桃園特色與傳統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5)日下午前往桃園區風禾公園,出席「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開幕記者會,鄭市長表示,「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自即日起至11月12日在桃園風禾公園舉行,策展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授劉俊蘭以「園中之園」概念,邀請國內外8組藝術家就地取材、即席創作,用藝術品在風禾公園造林造園,讓人重新看待這座城市。展期間,每天都有專人中英文導覽,歡迎市民朋友前來欣賞,市府也會持續舉辦,讓國際漂流木藝術節成為桃園特色與傳統。
鄭市長指出,桃園從前叫做「桃仔園」,代表有很多桃子樹,桃園的上游是大漢溪,過去復興區是很大的林場,大溪則盛產木製家具和神桌,石門水庫每逢颱風就有許多漂流木,成為桃園無可取代的特色,也順勢發展成為國際漂流木藝術節。
鄭市長說,「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的主題是「園中之園」,花園、園林藝術一直都很受到大家喜愛,這次國內外藝術家在風禾公園打造8個大型漂流木藝術作品,成為又一座「沒有圍牆的美術館」,讓人在開放場域,靜靜欣賞每個作品所蘊含的意義,也重新看見自己生活的城市。
鄭市長說明,「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邀請國內外8組藝術家,包括:來自俄國的尼古拉‧波利斯基(Nikolay Polissky)曾代表俄國參加第11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作品「象牙塔」;日本的伊東敏光(Toshimitsu Ito)曾參與「2016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作品「飛行森林」;匈牙利的艾若斯‧伊斯特凡(Erőss Istvan)曾參與Geumganag自然藝術前雙年展,作品「樹」;韓國的朴奉伎(Bonggi Park)曾參與國際自然藝術雙年展和釜山國際雕塑雙年展,作品「呼吸」。
鄭市長也說,國內的藝術家包括:何恆雄多次獲邀至重要展館機構舉辦個展,作品「時空之門」;王文志曾代表台灣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多次受邀參加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新瀉「水土藝術祭」,作品「天皿」;劉柏村常獲邀參加如釜山雙年展、亞洲雙年展、FORMOSA雕塑雙年展等國內外重要特展,作品「生命的意象」;呂沐芢(拉馬默提司)和焦聖偉所構成的藝術家雙人組,曾參與威尼斯當代藝術園區聯展,作品「森林漫遊記事」。
活動期間現場提供中、英文定時導覽及團體預約導覽,活動詳情及各大作品介紹,請上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網站(網址:http://www.tidwaf.com),或搜尋「桃園有藝思」臉書專頁。
記者會尾聲,並由策展人領軍、各作品藝術家親自介紹,導覽這次展出的創作;今日包括市議員黃景熙、邱素芬、陳美梅、陳治文、文化局長莊秀美、農業局副局長江富貴、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教授,也是本次活動策展人劉俊蘭等均出席活動。
2017桃園國際漂流木藝術節 鄭市長:讓國際漂流木藝術節成為桃園特色與傳統
避免法律糾紛,轉載本區文稿請先徵得原作者同意!
文章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成為第一個回應的人吧!
回應本篇文章!
(以下回應不會連結到FaceBook)(言責自負,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以免挨告!)
尚未 登入會員 ,無法回應!